正文 第35章 圖書館網絡(2)(2 / 3)

④組織建立計算機文獻信息檢索網絡,研製和開發圖書館計算機管理應用軟件和文獻數據庫建設。

⑤建立地區性的儲存圖書館。

⑥組織全國或本地區圖書館學術交流和本地區在職專業人員培訓。

⑦開展圖書館學術研究,促進圖書館學的發展。

(第三節)計算機文獻信息檢索網絡

一、建立計算機文獻信息檢索網絡的意義

多少年來,文獻信息檢索一直停留在手工檢索方式上,檢索工具是結合科學研究的需要,編製各種目錄、索引、文摘等,有分類的、主題的、題名的、著者的、專題的等等,以及館際之間的聯合目錄等等。雖然都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還存在著檢索速度慢、效率低、檢準率和檢全率差、工作重複和不能從多角度滿足讀者需要的局限性,難以適應科學技術迅速發展和社會文獻大量湧現的形勢。

隨著電子技術和通訊技術在圖書館中的應用,為建立計算機文獻信息檢索網絡創造了條件。

計算機文獻信息檢索網絡是圖書館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優點是:

①可以為網絡內任何一台終端或可上網的計算機提供係統內所有的文獻信息數據和各種服務,消除了空間和時間障礙,擴大了讀者或用戶文獻資源利用範圍,在較大範圍內實現文獻資源共享。

②增加了計算機的存貯量,提高了計算機的使用效率,節約大量投資。

③提高了檢索速度、檢全率和檢準率,方便讀者或用戶。

建立計算機文獻信息檢索網絡,是充分發揮計算機功能和充分開發利用文獻資源方法的又一次飛躍。

二、計算機文獻信息檢索網絡的結構

計算機文獻信息檢索網絡結構,是指其組成要素(節點或子係統)在空間排列組合形式,以各要素之間職能分配情況。計算機文獻信息檢索網絡建設,首先必須考慮其結構形式。從其發展過程來看,一般有以下幾種基本結構形式:(一)線型結構計算機文獻信息檢索網絡的線型結構形式,可以分為縱向和橫向兩種,除兩端以外,相鄰的兩個要素之間發生聯係。網絡信息從一端向另一端直線傳遞,若中間出現故障,即全線遭到破壞。這種結構形式多見於一個係統或專業內初期網絡建設時所形成的結構形式。

(二)無中心結構

這種結構形式,每個要素之間的關係是平等的,在網絡內可以直接相聯係。網絡中任何一個成員出現故障或脫離網絡,均不影響整個網絡運行,適應性強。無中心結構形式,一般出現在計算機文獻信息檢索網絡初期,由若幹個要素之間(如一個地區)自發組織起來的。但這種網絡形式能力有限,投入也較高。

(三)有中心等級結構

這種結構,有一個中心和若幹個分中心,負責網絡的組織、協調和管理。這樣,將中心、分中心和用戶聯結起來,就形成了一個有中心等級結構形式。這種結構,由中心與分中心聯係,分中心與用戶聯係。其優點是集中控製,協調組織能力較強,但標準化、規範化要求較高,中心任務比較繁重,如果中心主機有故障或停機,會影響整個網絡。

(四)混合結構

這種結構就是將幾種結構形式混合使用而形成一種結構形式。這種結構的網絡中任何一個節點都可以與網絡中任何一個節點或中心發生聯係,它們中任何一個節點或中心產生故障或停機,對其他節點或中心均不會產生影響,網絡仍然可以正常運行。其優點,可以集中控製,協調組織能力強,適應性很強,但標準化、規範化、規格化要求都很高,中心和分中心的任務都比較繁重。這是一種比較成熟地網絡結構形式,現代網絡建設一般都采用這種形式。

三、計算機文獻信息檢索網絡的組織

計算機文獻信息檢索網絡是一項綜合技術,建設時重點考慮它的布局和級位。

根據我國目前圖書館的實際布局情況,組織檢索網絡時應實行地區與係統相結合的原則,既要實行集中統一領導,也要充分發揮地方和係統兩個積極性,統籌兼顧,分工負責,互相配合,才有利於網絡建設。

(一)網絡級位

在我國,計算機文獻信息檢索網絡應以四級構成為宜,即國家檢索中心為一級,地區檢索二級分中心為一級,大型機構或聯合體檢索三級分中心為一級,用戶終端為一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