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後,部分省、市教育廳、局先後頒發了加強中小學圖書館工作的意見。在這一階段,中小學圖書館事業得到了迅速發展。中小學圖書館事業建設單一發展(單一由國家撥款)模式變為多種辦館模式(為群眾辦館、多方資助辦館等),圖書館的數量迅速增加,到1990年,已建立圖書館(室)的,中學占40%左右,1987年,普通中學為92857所,約有中學圖書館37000餘所,小學占20%左右。有許多中小學新建了圖書館,館舍麵積增加較快。各中小學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投入,藏書量有了較快的增長(湖北省麻城市作為一個貧困縣市,全市中小學藏書已近20萬冊)。
1981年到1987年,重慶、天津、上海、吉林、四川、浙江、哈爾濱等省先後製定了中小學圖書館條例(草案、試行)。1989年,國家教委頒發了《關於中小學圖書館工作若幹意見》,這些文件對中小學圖書館事業建設起了很大推動和指導作用。隊伍建設有了新的進展,有少數中學圖書館有了本專業的大專畢業生。原有隊伍得到了大麵積培訓,對中小學圖書館(室)工作人員教育體係進一步完善,許多高校和相關的機構開展了多種教育形式,如開辦本專科函授、電大、夜大、業大、職大和各種各樣的短訓班、培訓班等,隊伍建設取得巨大成就,整體業務水平上了新台階。業務研究也很活躍,並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1990年至今,是這一時期的第二階段,為中小學圖書館事業進入高速發展,正在實現現代化管理的階段。1989年1月,由國家教委在北京主持召開了《全國中小學圖書館工作會議》。
會議討論和研究了中小學圖書館工作急需要解決的一些問題,交流了工作經驗,並對《中小學圖書館工作暫行條例(討論稿)》進行了討論。這是建國39年來第一次召開的全國性的中小學圖書館工作會議,標誌著我國中小學圖書館事業建設逐步走上正軌,是中小學圖書館事業發展的重要的大事。1990年,國家教委成立條件裝備司,該司下麵設有圖情處,其主要職責就是負責大、中、小學圖書情報工作。不久,又在該處建立國家教委中小學圖書館工作委員會(簡稱中小學圖工委)。中小學圖書館事業第一次有了自己的主管部門。1991年8月29日,國家教委又正式頒布了《中小學圖書館(室)規程》對中小學圖書館(室)的性質、地位、作用、規模、辦館標準等都作了明確的規定,這是中小學圖書館事業向高速發展的具有曆史性的轉折點,是一個裏程碑。從此以後,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市(地)和縣(市、區)都相繼建立健全了中小學圖書館(室)主管部門、裝備部門、圖工委,有的地方還成立了相關的學會、協會或專業委員會。采取製定相關文件(如細則、條例、標準、規劃、製度等)、檢查驗收、評審、評估等措施,推動了中小學圖書館事業全麵高速發展。1993年9月,國家教委條裝司和國家教委中小學圖工委創辦並公開發行《中小學圖書情報世界》(委托南京師範大學承辦),這是中小學圖書館事業發展史上又一件大事,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園地,大大地促進了中小學圖書館事業的信息交流和學術研究。1997年4月7日,國家教委又頒布了《中等專業學校圖書館規程》,使我國中等專業學校圖書事業的發展有了明確的方向。隨著社會信息化的進程,中小學校圖書館(室)在信息化的道路上也在不斷前進,正在逐步實現現代化。1997年7月,經過國家教委主管部門批準,《中小學圖書情報世界》編輯部在江蘇省常州市召開了“全國中小學圖書館(室)計算機管理研討會”,來自全國的管理部門、中小學圖書館(室)工作者、相關專家學者、信息公司等200餘名代表交流了經驗和學術研究成果。從目前看來,這已經成為中小學圖書館事業邁上現代化管理的標誌。適合於中小學圖書館(室)使用的管理軟件相繼研製成功和使用,全國基礎教育網絡的開通,以及在2000年11月14日,國家教育部同時發布了《關於在中小學實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和《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兩個文件,為中小學圖書館(室)實現現代化管理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和契機。目前,在近70萬所小學中,有50%—60%建立圖書館(室)或圖書角,有少數已經實現計算機管理。在9萬多所中學中,重點中學、高級中學和完全中學,100%建立了圖書館,初級中學也有70%左右建立圖書館(室),絕大部分重點中學、高級中學和一部分其他中學實現了計算機管理。中等專業學校100%建立了圖書館,絕大部分不同程度地實現了計算機管理。這是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小學圖書館事業發展取得開創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