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論方法,就是把研究對象抽象為信息交換係統,對研究對象的信息獲取、存貯、交換、輸出和反饋的過程進行研究,以揭示研究對象的運動規律的一種方法。在現代信息社會裏,信息論方法在許許多多學科中得到廣泛的應用。現在,圖書館已成為社會信息係統中的一個子係統,圖書館的文獻信息工作是全社會信息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現在“三論”方法實際上已成為現代科學研究中通用的一種研究方法,我們相信,它在圖書館學研究中也將大有用武之地。
(四)比較法
比較法是在一定的基礎上,對相同研究對象的不同方麵或同一性質研究對象的不同種類,通過比較找出它們的共同點和差異點,來深入認識其本質的一種研究方法。比較法在許多科學研究中得到廣泛應用,也有許多學科運用比較法而產生了新的分支學科,如比較哲學、比較心理學、比較文學等等。在圖書館學研究中,比較法的應用是比較廣泛的,尤其在專門圖書館學和比較圖書館學研究中應用得最多。有比較才有鑒別,有鑒別才有政策。應用比較法,對同類型的不同圖書館、不同區域的同類圖書館等進行分析比較,便於發現它們之間的共性和各自的特點,可以進一步認識它們的活動規律,所以,這種方法為研究者常用的研究方法。
第三層次:專門方法
專門方法又稱為特殊方法,是圖書館學研究中所特有的或者應用最多的那些研究方法,是人們認識圖書館學研究對象中某些現象和本質屬性,揭示圖書館學發展規律的途徑和手段。不同學科有不同的專門研究方法。有無專門研究方法,是衡量該學科發展成熟程度的一個重要標誌。因此,圖書館學的專門研究方法問題是圖書館學界極為關注的問題。作為一門學科,圖書館學應該有自己獨特的研究方法。但是,目前圖書館學還沒有全麵形成自己的專門方法,這隻是時間問題。現在能夠歸為圖書館學專門研究方法的主要有文獻計量法、引文分析法、移植法、圖書館統計法、圖書館讀者調查法等。這些研究方法可以分兩類,一類是屬於特有的研究方法,另一類是應用最多的研究方法,就如同自然科學中用得最多的實驗法(如化學實驗法、物理實驗法、生物實驗法)一樣。
(一)文獻計量法
文獻計量法是通過對文獻流的定量分析與研究,以揭示文獻流的靜態分布、結構、數量關係及其動態平衡與規律的科學認識方法。凡是單元文獻、群體文獻都存在著數量的規定性。文獻計量法就是從數量角度出發,利用數學、統計學為工具,揭示文獻的數量關係、分布規律,它具有深刻的描述性、高度的概括性、準確的評價性和良好的預測性。文獻計量法是20世紀文獻工作研究中產生的一種科學方法,一些研究者通過對某些文獻的統計、分析,探尋出能夠說明文獻特征的具有普遍性、規律性的理論和定律,如洛特卡定律、布拉德福定律、齊夫定律,以及關於核心書刊理論等。
(二)引文分析法
引文分析法是利用圖論、弗斯數學、數理統計及其他數學、邏輯思維方法,對文獻的引用與被引用現象和規律進行分析,以揭示出它們所蘊含的研究對象具有的特征或者對象之間的關係。引文分析法是一種非常複雜的方法,但實現計算機管理的,就變得容易和簡單得多了。
應用這種方法可以去查證科技發展趨勢,考察國家、地區、團體、個人的情報能力,分辨學科的特征和背景,評價和選擇書刊,了解用戶的信息活動習慣,調查科學勞動的形態、信息交流的實際情況,評價知識和人才等等。文獻的“半衰期”理論就是應用這種研究方法所形成的理論。
(三)移植法
在這裏,“移植”是一種比喻說法,是指將某一學科或某些學科現有的理論、方法和手段用於其他領域的課題中,並有所發現、有所突破或創新的一種思維方法。移植搭起了學科與學科之間的橋梁,使各個學科所使用的理論方法相互滲透、相互轉移,並形成一大批新興學科。在學科間綜合、交叉的大趨勢背景下,移植法被廣泛應用。圖書館學研究方法的移植,是指將一些比較成熟的科學理論和方法,移植到圖書館學中來。在圖書館學研究中,移植法較多的運用在普通圖書館學研究中,對於圖書館學的體係結構、研究方法等,都有積極的作用。另外,在應用圖書館學中,它也有特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