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力典:圖書館學是研究圖書館收藏與流通圖書資料為一定階級利益服務規律的科學。簡言之,它就是研究圖書館工作規律的科學。(《圖書館學目錄名詞解釋》,載《圖書館》1964年第4期)。
《辭海》:圖書館學是一門研究圖書館事業及其工作規律,為一定的階級利益和政治路線服務的社會科學。(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修訂版)。
圖書館學是研究圖書館事業及其工作規律的科學。(上海辭書出版社,1979年版)。
李紀有等:圖書館學是研究圖書館事業的發生發展、組織形式以及它的工作規律的一門科學。
(《圖書館專業基本科目名詞解釋》,書目文獻出版社,1984年7月版)。
吳慰慈、邵巍:圖書館學是研究圖書館事業及其相關因素的一門科學。(《圖書館學概論》,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年6月版)。
黃宗忠:圖書館學的定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圖書館學定義:圖書館學就是研究圖書館收集、加工、整理、保藏、控製圖書與一定社會讀者利用藏書之矛盾產生與發展規律的科學。狹義的圖書館學定義除了具有廣義圖書館學的共同特征,還有自己的個性,即特定曆史時期或特定社會製度下圖書館的特征。(《圖書館學導論》,武漢大學出版社,1988年版)徐引篪、霍國慶:“圖書館學是研究圖書館的學問。”同時認為,從邏輯學的角度分析,這個定義“犯了同義反複的錯誤,因而需要二次定義”。“圖書館學命名”是不科學的,“因為一門學科隻能以其研究的內容命名而鮮有以機構命名的。”其不科學性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麵:一是“不準確性”;二是“不穩定性”;三是“局限性”。但“鑒於‘圖書館學’一詞已存在了將近200年”,“仍沿用圖書館學這一術語”。同時說明,圖書館學的研究對象是“信息資源體係”。(《現代圖書館學理論》,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年版)徐、霍等人的觀點代表了20世紀90年代以來為數不少的一部分圖書館學界研究者的觀點,影響較大。這也許是有些人將圖書館學改為“信息管理學”,將圖書館係(學院)改為“信息管理係”(學院)的原因吧。
關於圖書館學的不同定義還有很多,真是不勝枚舉。以上這些關於圖書館學的定義,都是在當時特定的曆史條件下,學者們不同程度地對圖書館學這門學科的本質的認識所得出的結論。從這裏,我們也可以看出圖書館學的發展曆史和逐步走向成熟的趨勢。我們必須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的立場和觀點認識這一問題,不能以現代的眼光和觀點去認識和評價過去的問題。應該說,他們的研究成果代表了當時的研究水平,對圖書館學理論建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綜上所述,目前,我們認為,學科名稱往往反映著該學科的研究對象。圖書館不僅僅是一種社會現象、社會機構,也是一種社會分工、社會職業,它既是抽象的,也是具體的。顧名思義,圖書館學是研究圖書館、圖書館事業建設及其相關因素的科學。
(第二節)圖書館學的形成和發展
一、世界圖書館學的形成及其發展
圖書館學的形成和發展,主要是指圖書館學理論的形成和發展。一般分為五個時期:第一個時期(1807年以前),準備孕育時期。這是一個漫長的時期。
人類自從創造了文字,便進入了文明社會。人類為了總結和傳播社會實踐經驗,便用文字將這些實踐知識和經驗記錄下來,記錄的結果便產生了文獻。人類最初對文獻的收藏,便形成了最原始的圖書館形態。這種以收藏文獻為宗旨的圖書館形態差不多已經延續了四五千年了。人類經過了長期的對圖書館的建設、管理和利用實踐,總結和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和理論。這些經驗和理論仍然處於零散狀態,散布在史學、文獻學、文學等其他學科之中,難以形成一個理論體係,更談不上形成一個獨立的、完整的學科。這一時期積累的相關的知識和資料,為圖書館學的建立作了較充分的準備。
第二個時期(1807—1887年),圖書館學的萌芽時期。
1807年,德國的施萊廷格(Schrettinger,MW)第一個使用“圖書館學”一詞。這雖然還不能說是圖書館學的誕生,但也是圖書館學史上劃時代的重大事情。1808年,施萊廷格出版了《試用圖書館學教科書大全》,認為“圖書館學是符合圖書館目的的整理方麵所必要的一切命題的總和”,初步確定其內容是圖書配備和目錄的編製。1820年,德國的艾伯特(Ebert,FA)出版了《圖書館員的教育》,他認為“圖書館學是圖書館員執行圖書館工作任務時所需要的一切知識和技巧的總和”,“應該研究圖書館工作中的實際技術”。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研究成果和著述。1876年,美國圖書館協會成立,標誌著圖書館學研究走向集體研究,開始成為一種社會活動。所有這些,還不能構成獨立的一門學科。隻有當圖書館學研究集中到自己的特定的研究對象,並對這一對象做出科學的分析、研究之後,才有可能建立獨立的圖書館學。不過,它已經使人們看到希望,圖書館學正孕育萌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