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探究教育的實施(9)(1 / 3)

在GCE(物理)考試中,課程作業是由考生所在學校根據考試機構製定的評價標準,評價考生設計實驗,進行實驗探究,分析結果並得出結論,評價實驗結果和實驗過程這四項科學探究能力的一種內部性評價。考生選擇課程作業還是參加考試機構組織的實踐考試由自己決定的。在GCE(物理A)考試中,課程作業的分數最高可占整個考試成績的12.5%。課程作業的評價具有以下特點:

1.重視評價與學校開展的科學探究教學活動相結合

課程作業不僅是為考試而設置的,它同時也是學校正常教學的一部分。科學探究作為中學物理教學的一個重要的,承擔著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責任。將學生平時在學校開展科學探究活動完成的課程作業納入GCE(物理)考試,這樣的設計對學校科學探究教學的開展無疑具有較好的促進作用。

2.具有詳細的、可操作的評價標準

作為一種文憑考試,GCE(物理)考試具有高厲害考試的特點。考試機構通過建立詳細的、可操作的評價標準,提高評價的科學性。評價標準對設計實驗,進行實驗探究,分析結果並得出結論,評價實驗結果和實驗過程這四項科學探究能力設4級評分,分別為2分、4分、6分、8分。每個等級的評分標準都給予了比較詳細的界定。表3—3(見下頁)為評價設計實驗探究方案的評分標準(部分)。

表4-3課程作業評分標準(設計實驗探究方案部分標準)

分數標準2分應試者能夠:提出一個有一些相應步驟的,適當的實驗計劃。應呈現以下證據:a.一個概要性的計劃或者可檢驗的假設b.一個實用裝置的草圖或部分圖表c計劃考慮了安全問題.d.部分適用器材的清單4分應試者能夠:在符合2分標準的基礎上,另外,設計一個探究計劃或解決問題的方案並簡要說明大多數(如果沒有說全的話)適當的程序。應呈現以下證據:a.詳細的計劃或者可檢驗的假設b.指出一個適當的變量c.有標記說明的完整的實用裝置圖和/或電路圖d.全麵的器材的清單6分應試者能夠:在符合4分標準的基礎上,另外,設計一個探究計劃或解決問題的方案,用合理的順序概述適當的實驗程序。應呈現以下證據:a.指出保持不變的量b.讀數的數量和範圍c.讀數的邏輯順序d.全部儀器或裝置的規格(例如:儀器的量程)

化學教學中的探究教學

化學教學作為科學發現在教學上的一種特殊形式正越來越多地被提倡運用探究教學。

一、對知識形成過程的探究

化學學習並非是一個被動的過程,而是一個主動的建構過程,化學知識不能從一個人遷移到另一個人,一個人的化學知識必須基於個人對經驗的操作,交流,通過反省來主動建構。這就是說教師所教的化學,必須經過學生的主動感知、消化、改造,使之適合他們自己的化學結構,才能被理解掌握。這就意味著,作為化學探究教學必須在課堂中充分暴露教師的思維過程,充分展示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在兩種過程的認同與體驗中建構知識。

1.探索氯氣的物理性質及氯水的成分

在學習氯氣的性質時,教師做如下演示實驗:

①展示一瓶瓶口向上盛滿氯氣的集氣瓶。

②向集氣瓶中加入少量水,振蕩。

③在②中倒出少量溶液於試管中,滴入紅墨水,振蕩。

④在②中再倒出少量溶液於試管中,滴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銀溶液,振蕩。

問:(1)從上述操作可以得出氯氣有哪些物理性質?

(2)如何推知氯水中有哪些微粒,起漂白作用的是哪種微粒,如何證明?

通過上述實驗可引導學生對氯氣的物理性質及氯水的成分的探究。瓶口向上可得出氯氣的密度比水大;通過觀察可知氯氣的顏色為黃綠色;加少量水振蕩後,溶液呈黃色可知氯氣能溶於水,但溶液上方仍有黃綠色氣體,可知氯氣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

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澱,證明溶液中有Cl-存在,從而可推知氯氣與水發生了歧化反應生成鹽酸和次氯酸(弱酸)。但溶液呈黃色,說明溶液中仍有氯氣分子,可知氯氣溶於水隻有一部分與水發生了反應,因此溶液中存在的分子有H2O、HClO、Cl2。存在的離子有Cl-、H+、ClO-、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