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別人當成自己,就能夠同情他人的不幸遭遇。當別人遇到麻煩、煩惱、不快及意外時,需要給予真誠的關心,而不是視而不見、麻木不仁、冷漠處之或幸災樂禍。

把別人當成自己,就能夠在別人需要時給予恰當的幫助。多做雪中送炭的事,少做錦上添花的事。

(3)把別人當成別人

把別人當成別人,是要尊重每個人的獨立性,在任何情形下都不可侵犯他人,更不會勉強他人做他不願做的事情。

(4)把自己當成自己

把自己當成自己,則是將自己放在一個獨立的天地中,做一個大寫的人。前麵三點側重“替他人著想”,這一點則強調“為自己而活”。當你做一件事之前,如果對自己有益,而對別人不會產生較大的負麵影響,那麼就要果斷地去做。

“替他人著想”實際上就是“推己及人,將心比心”。一個人如果能夠常常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為別人想一想,便會減少很多不滿和抱怨,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輕鬆愉快,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和諧美好,何樂而不為呢

做好人生三件事

【南懷瑾語錄】

光是口中靠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想了斷生死,往生西方,而實際上心中卻摻雜那麼多生生滅滅的妄想雜念,並非真正念佛,這樣成嗎所以,念佛絕不會白念,但是糊裏糊塗混日子的人卻不易得力。明朝有位學者說,任何一個人,一輩子隻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人一出生就反反複複作這三件事,直到死亡。一輩子自我欺騙蒙蔽自己;再不然哄騙人家,哎唷!我念佛念得好好啊!你趕快跟我去念,念佛真的很有意思,實際上自己滿腹牢騷,天天煩惱。這不是自欺欺人嗎而那個莫名其妙跟著趕來湊熱鬧的,便是被人欺。此人生之三件大事也……我們念佛,卻不明何為念佛,這是自欺,自己辜負自己。

南懷瑾曾經講過關於人生三件事的故事:

有一個從美國來訪的天文博士,指名要跟南懷瑾學禪宗。初次見麵,他講了自己的一些經曆,說是博士畢業後一直在找工作,到現在還沒找到。又說他已在日本禪堂學了一些時間了。誰知這位博士說完之後,南懷瑾卻毫不客氣地對他說:“你學禪宗隻是找一個棲身之所,大概找不到工作,心中苦悶,就躲到禪門裏頭了……”

剛說到這裏,隻見這位博士的眼淚流下來了。南懷瑾的話雖然太尖銳一些,不過卻類似禪宗的棒喝法門,把他的起心動念、內心深處的弱點打出來,使他認清事實,不必自欺欺人。

博士很坦率,承認了這個事實。於是,南懷瑾勸他努力奮鬥,工作可以退而求其次,不必堅持博士的標準待遇。因為美國的工作待遇是以學位分等級的,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公司情願雇用學位較低的人。

這位天文博士聽後,果然放棄學習禪宗,重回社會去工作了。

上麵是一個“自欺欺人”的故事,下麵這個故事則是“被人欺”。

南懷瑾在台灣信義路三段辦公時,有一次,一個陌生人來到他的辦公室,對他說要回家缺路費,向他借五百元路費,回去一定依址寄還。結果他並沒有還錢。隔了一年左右,這個人又來了,這次換個題目,說腳被撞傷,缺醫藥費。這事被他的一個學生古國治知道了,很生氣,很想揍這個人一頓。但是南懷瑾卻照給不誤。這個人走之後,古國治不解地問:“這個人是來騙錢的,上次給過了,這次換個借口又來,為什麼還要給”聽了這話,南懷瑾隻是對古國治笑了笑,並沒有說什麼。

“自欺欺人被人欺”這句話,是南懷瑾先生晚年時,閱盡了人生千種艱難、萬種醜陋,同時也反省了自己的經曆後有感而發的。他把人生透析得那麼徹底、那麼不留情、那麼近於殘酷。也許,隻有他這樣的人才能悟得出來、才能講得出來。這種人生的大徹大悟,可以算是他人生智慧中的精華,也是值得每一個人學習的。

人,必須自己對自己負責,不能自欺,不能欺人,更不能被人欺。隻有做好這三件事,才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一個欺字,有兩層含義:一為欺負,二為欺騙。

(1)自欺

所謂“自欺”,一是自己辜負自己,也就是自己跟自己較勁。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自己鑽進牛角尖,時時刻刻憤世嫉俗,好像全世界的人都與你為敵,其實是自尋煩惱;二是自己欺騙自己。這更是世人的通病,自以為是,眼高手低。把自己置於一個錯誤的位置,或不合時宜地扮演了一個錯誤的角色。如此這般,是別人的不幸,更是自己的悲哀。

(2)欺人

所謂“欺人”,就是欺騙或欺負別人。這種人時時刻刻都活在謊言中,說一句謊話,要用十句謊話來圓謊。有時,連他自己都搞不清楚究竟是事實還是謊言。至於欺負他人,更是一種怯懦的表現,恃強淩弱其實是色厲內荏。

有這樣一句話:人往往是被“三碗麵”吃死的。它們分別是:情麵、場麵、體麵。針對這種情況,南懷瑾先生曾這樣說:“坦白地說,有時生活困難,過著窮不到一月,富不到三天的日子,表麵上充闊氣,內心裏很痛苦。”中國人要麵子,常常“死要麵子活受罪”,可算得上是一種群體的自欺欺人了。

(3)被人欺

所謂“被人欺”,就是被別人欺騙或欺負。這一點更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無奈。

自欺、欺人、被人欺,人們總在三者之間徘徊往複。

那麼,如何才能做好這三件事呢唯有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

(1)不要自欺欺人

有人說,人的一生之中隻有三件事:

一件是“自己的事”。今天做什麼,今天吃什麼,開不開心,要不要助人,皆由自己決定。

一件是“別人的事”。別人心中的難題,他人的故意刁難,自己的好心善意被誤解,被施以惡言,其實都是由別人主導的,與自己無幹。

一件是“老天爺的事”。天災人禍,不管是狂風暴雨還是山石崩塌,都是人力所不能及的事,隻能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過於煩惱,也於事無補。

人總是忘了自己的事,愛管別人的事,擔心老天的事,所以總逃不出自欺欺人的怪圈。其實,要活得真實自在很簡單,你隻需要打理好“自己的事”,不去管“別人的事”,不操心“老天爺的事”。

(2)不要被人欺

如果有人欺騙你,你最好可以分辨出他是出於惡意還是出於善意。惡意的要小心提防,避免被其傷害;善意的也許可以不去揭穿,讓謊言留幾分美麗。對於別人的欺負,要在心中劃出一道底線,既不要因為他人的無理取鬧而一時衝動,也不要在別人變本加厲之時步步後退。

如果你能夠牢記:不要拿自己的錯誤懲罰自己,不要拿自己的錯誤懲罰別人,不要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那麼,做一個好人其實不太難,擁有一個幸福的人生其實也很簡單,自欺、欺人、被人欺的誤區更是可以輕鬆跨越的。做好人生這三件事,你就是一個富有智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