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讓別人多表現並不是一件壞事情。你要自己多從別人那裏總結經驗,不要太計較個人的得與失,以一顆平常心對待是最好的。
給對方一個台階下
很多時候,你在與別人發生爭論時總是贏不了的。要是輸了,當然你就輸了;如果贏了,你還是輸了。
——戴爾卡耐基
英國詩人華茲華斯說過:“正義之神,寬容是我們最完美的所作所為。”生活中誰都有可能陷入尷尬的境地。這時,給他人一個台階下,也是寬容的一種體現,同時還往往會贏得友誼,得到信賴。
有一對夫妻因小事爭執不下,在家吵鬧不休。正當妻子向丈夫作獅吼狀時,有一對朋友來訪,丈夫尷尬得無他自容。好在妻子也顧及到丈夫的麵子,看朋友到來連忙呼口。但對丈夫來說,終究一時無法從窘境中擺脫。朋友見狀,笑著說:“聽你倆交流還挺熱烈,我來的可真不是時候啊!”此話一出,其妻先紅了臉,無語離去。其丈夫馬上調侃地對朋友說:“打是親罵是愛,我們剛才是在打情罵俏呢!別看她剛才那麼凶,其實正表示她對我的關心,不信你問她。”這時他妻子從裏屋出來也與朋友打哈哈,爭吵便化為雲煙。
夫妻之間這種圓場,同樣要具備兩種素質方能達到:一是要有包容、忍讓的雅量,樂於給人台階,二是要善於應變,就像救火的消防隊員們那樣臨危不懼,才能迅速地對難堪境地作出反應,找到應付辦法。
在社交場合,每個人都展現在眾人麵前,因此都格外注意自己社交形象的塑造,都會比平時表現出更為強烈的自尊心和虛榮心。在這種心態支配下,他會因你使他下不了台而產生比平時更為強烈的反感,甚至與你結下終生的怨恨。同樣,也會因你為他提供了台階,使他保住了麵子、維護了自尊心,而對你更為感激,產生更強烈的好感。這些,對於今後的交往,會產生深遠的影響。給人台階,及時救場,如同為人滅火。
古人雲:和為貴。人與人之間,何必針尖對麥芒,傷了彼此的和氣呢在別人需要台階的時候,給別人一個台階,即便是沒有台階,也要幫他人鋪墊一個這才不失為一名成功人士的風範。
在一家中國高級餐館裏,有一位外國人用完餐以後,看到一雙做工精美的景泰藍筷子做得非常好,於是,就悄悄地裝進了口袋。而他的這個小舉動,恰巧被一位服務員看見了。隻見她不動聲色地走過來,麵帶微笑地說:“謝謝光臨!您的滿意是本店的榮幸。最近,我店的一組十分精美餐具,正作為工藝品進行銷售,如果哪位願意購買的話,請與本店的工藝品銷售部聯係。”說完,便微笑地
看向那位將筷子放進口袋裏的外國客人。這時,那位客人馬上從口袋裏拿出了景泰藍製品說:“我看到貴國的工藝品太精致了,所以,情不自禁地收了起來,我很喜歡它,不如以舊換新吧!”說完便到銷售部去訂購了一套餐具。
那位中國服務員說話很得體,在批評別人時能給對方一個很好的台階下。適應他人,幫助他人,這是人在這個競爭社會裏的立足之本,更是實現個人成功的
必備手段之一。現代職場中的關係普遍都是一種競爭與合作的關係,隻有我們胸懷大度,主動學會為別人找台階下,這樣才能贏得他人的信任和支持,從而開辟自己人生和事業上的種新局麵。可以說,給人一個台階,往往是擁有朋友的開始,也是自己成功的開始。
給人一個台階,是為人處世應遵循的原則之一。它最能顯示出一個人的良好修養,因為隻有襟懷坦蕩、關心他人的人,才會時刻牢記給人一個台階。在受到傷害時,許多人都會與對方針鋒相對地吵鬧一番,結果使雙方都十分難堪。俗話說,和諧是福,和氣生財。主動給別人一個台階,做自我批評,多多諒解他人,化幹戈為玉帛,才能讓生活更美好。
那麼,怎樣給人一個台階呢下麵兩點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1)給對方找一個善意的動機。
當我們發現對方的失誤或錯誤行為時,要盡量克製自己的情緒,以平靜如常的表情和態度裝作不解對方舉動的真實意圖和現實後果,並且給對方找到一個善意的動機,讓事態的發展按照自己所希望的方向推進,以免把對方方逼到窘迫的境地。
(2)換一個角度思考問題。
有時,我們在麵對尷尬時,不知所措,往往是因為思維框定在常規的狀態之中,而這對事情的發展毫無作用。這時,如果能換一種角度對其尷尬的舉動做出巧妙、新穎的解釋,便可使原本的消極舉動具有另外的內涵和價值,成為符合常理的行動。
戲劇化地表現你的想法
這是一個富有戲劇色彩的時代,僅僅敘述事實還遠遠不夠,必須使用更容易吸引人的方法,電影如此,廣播也是如此。所以,如果你想引起別人的注意,也必須這樣做。
——戴爾卡耐基
快樂的人生離不開戲劇化的生活。我們要想使自己的生活變得和諧幽默,就要學會戲劇性地表達自己的看法。這樣開玩笑時就不易傷害別人的心,使他人和自己的生活時時刻刻地充滿了風趣。
印第安納州密莎瓦卡市的瑪麗伍爾夫,在工作上遇到了一些問題,認為必須和老板談談。星期一早晨,她要求和他麵談,但是他告訴她說他很忙,讓她先和他的秘書聯係,本周晚些時候再談。秘書說他的日程表已經排滿了,但是會想辦法安排好。
伍爾夫夫人描述了經過:
“整個一星期,我一直沒有得到那位秘書的通知。每當我問她時,她都找出老板沒時間見我的各種理由。到了星期五早上,我還是沒有得到確實的消息。我必須在周末之前見到他,和他談我的問題,因此我就問自己怎樣才能使老板接見我。
“最後我想了這樣一個辦法:我給他寫了一封正式的信。我在信中表示我完全了解他整個星期都很忙,但是我要和他麵談的事也極為重要。我隨信附了一張表和一個寫了我自己名字的信封,請他或由他叫秘書把這張表填好,然後寄給我。這張表的內容是這樣的:
伍爾夫夫人:我將在——月——日——點抽出——分鍾和你見麵討論問題。
“我上午11點鍾把這封信放在他的公文盒裏麵。下午兩點鍾我去看我的信箱,就收到了我自己寫上名字的信封。他親自給我回了信,表示當天下午就可以接見我,並且給我IO分鍾的時間談話。我和他見了麵,而且談了一個多小時,解決了我的問題。
“如果我不把我要見他的事以戲劇化的力式表達出來,我可能現在還在等他。”
卡耐基認為,這是一個富有戲劇色彩的時代,僅僅敘述事實還遠遠不夠,必須使用更容易吸引人的方法,電影如此,廣播也是如此。所以,如果你想引起別人的注意,也必須這樣做。
大家都知道日本有不少人是世界上著名的談判專家,被稱為談判高手。他們談判成功的訣竅之一就是表達問題具有戲劇性。有一次,日本一家航空公司就引進法國飛機的問題與法國的飛機製造廠商進行談判。為了讓日方了解產品的性能,法國方麵作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各種資料一應俱全。談判一開始,急於求成的法方代表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地進行講解,翻譯忙得滿頭大汗。日本人埋頭做筆記,仔細聆聽,一言不發。法方最後問道:“你們覺得怎樣”日本代表有禮貌地回答說:“我們不明白。”“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法方代表焦急地問道。日方代表仍然以微笑作答:
“不明白,一切都不明白。”法方代表看到一切都要前功盡棄,付之東流,沮喪地說:“那麼你們希望我們怎麼辦”日方提出:“你們可以把全部資料再為我們重新解釋一遍嗎”法方不得已,又重複一遍。這樣反複幾次的結果,日本人把價格壓到了最低點。
日方抓住法方代表急於達成協議的弱點,以“不明白”為借口,不急於表達自己的意見,像演戲一樣,仿佛已經知道結果就是他們勝利一樣,喜劇性地表達自己的看法。這正像卡耐基先生說的那樣,僅僅平鋪直敘地講述事實還不足以打動別人,必須使事實更加生動,更加有趣,並富有戲劇性地表現出來,才能夠有效地吸引人們的注意力,才能最終達到自己的目標。
詹姆斯普頓要作一個長章市場報告。他的公司剛剛為一家最著名的潤膚膏品牌完成了一項詳盡的市場調研。對手的數據必須馬上提交,而客戶正是廣告界資產實力最雄厚——也最讓人頭疼的人。
但是他的第一次報告還沒開始就失敗了。
“我第一次走進去時,”普頓先生說,“我竟跑題了,討論起調查方法來。我們吵了起來。他說我錯了,而我則竭力想證明我是對的。
“最後,我贏得了勝利,我自己也很滿意——但我的時間正好到了。會談完了,可是我仍然沒有談出什麼結果。
“第二次,我沒有再費神將數字及資料製成表格。我直接去找那人,戲劇化地表達我調查到的事實。
“當我走進他的辦公室時,他正忙著接電話。他接完電話後,我打開一隻手提箱,取出32瓶潤膚膏,放在了他的桌上——這些都是他知道的產品——全都是他的競爭產品。
“我在每個瓶子上都貼上了標簽,列出商業調查的結果。但每張標簽都簡明扼要,生動地說明了一切。
“結果怎樣呢
“我們不再爭論了。這是一種全新的、完全不同的結果。他先拿起一瓶又一瓶的潤膚膏,閱讀標簽上的文字說明。我們開始了友善的交談。他問了一些另外的問題,顯然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他本來隻給我1O分鍾時間報告結果,但現在10分鍾過去了,20分鍾、40分鍾、1個小時過去了,我們卻還在交談。
“我這次報告的內容和上次的完全一樣,但這次我采用了戲劇化的表現方法,其效果截然不同。”
由此可見,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難題的時候,切莫鑽牛角尖,好像隻有一條路才能解決問題,我們不妨換個方式考慮問題,把相同的問題用戲劇性的方式表達出來,以一種輕鬆愉快的方式表達出來,讓對方更樂於接受,從而達到我們的目的。
提出有意義的挑戰
每個人都有害怕的時候,但是勇敢者會將畏懼放置一邊。繼續勇往直前,結果或許會走向死亡,但更多的則是通向勝利。
——戴爾卡耐基
挑戰是人生的一種曆練。弱者在挑戰中精神萎靡,強者在挑戰中彰顯本色。強者猶如冰雪中綻開的梅花,以傲然怒放回應嚴冬的肆虐,越是寒冷越俏豔;又如突兀巍峨的山峰,以偉岸雄姿迎接風沙的挑戰,越是飛沙走石,越能打磨出尖利的棱角。
戴爾卡耐基多年的教學實踐使他有充分理由讓人相信,他使那些曾經不幸的人改變了命運,使得他們的生活更加美好。他們也因接受自己的課程和教育而在社會中一展身手,去追求人生的目標。但是卡耐基也有自己的煩惱,麵對一些詰難卡耐基做出了反駁,但他還是處於深深的困惑之中。
這種困惑可以從他的一章文章中體現出來。1938年,他為《礦工》雜誌撰寫的啟發性文稿中,標題非常的簡單,叫《拉你的鞋帶》。從這章文章中讓人體會到一種愉悅感,這種愉悅感是因為在他的生命中融入了成功,從而蕩滌了他原先的抑鬱生活。
他在這章文章中以親身經驗證明,任何人都能超越貧困和精神沮喪,倘若失敗了,那隻能說是他們自己的過失。
也就是因為有這些反對的聲音,才使卡耐基不停地反省自己,使自己在演講方麵以及人際關係方麵的才能更加突出。這種直麵困難的勇氣不僅是他自己成功的基礎和生活的信心,同時也是他鼓舞別人的方法。因此,有時候挑戰並不是一件壞事。
卡耐基認為,每個人都有害怕的時候,但是勇敢者會將畏懼放置一邊。繼續勇往直前,結果或許會走向死亡,但更多的則是通向勝利,還有什麼東西比克服困難更具有挑戰性的呢
縱觀古今中外,有所成就的人無不敢於麵對挑戰,勇於接受挑戰,從不畏懼失敗開始。海倫凱勒敢於接受命運的挑戰,雖然雙目失明,雙耳失聰,卻能寫出漂亮的文章;一代球星邁克爾喬丹敢於接受NBA眾球星的挑戰,迎難而上,贏得“飛人”美譽;陳景潤敢於麵對數學難題的挑戰,經過努力,摘取了“數學王冠上的明珠”……可見,隻有敢於麵對挑戰,以堅韌不拔之誌迎接挑戰,才能走向成功。
挑戰,人生的一種考驗。挑戰雖然殘酷,但帶給我們更多的是經驗。麵對挑戰,有太多的人選擇了逃避、放棄,而聰明的人則選擇勇敢麵對。有句名言:“如果你能想到,你就能做到,關鍵是你能不能麵對挑戰,給自己一個承諾。麵對挑戰,我們要用堅強的意誌去迎接它的到來。”
挑戰,一種理性的探索,一種對生活的崇拜。迎接挑戰,就要置身於一種境界,一種勇於攀登不認輸、矢誌不移不動搖的境界。迎接挑戰,要有戰勝它的信念,正所謂“欲窮千裏目,更上一層樓”,相信“長風破浪會有時”。
查爾斯史考伯手下的一名工廠經理由於他手下的員工一直無法完成他們分內的工作而異常苦惱。有一天,卡耐基給他出了一個主意。
當日班已經結束,夜班正要開始。“給我一根粉筆,”史考伯說。然後,他轉身麵對最靠近他的一名工人,問道:“你們這一班今天製造了幾部暖氣機”
“六部。”
史考伯不說一句話,在地板上用粉筆寫下一個大大的阿拉伯數字:“6”,然後走開。
夜班工人進來時,他們看到了那個“6”字,就問這是什麼意思。
“大老板今天到這兒來了,”那位日班工人說,“他問我們製造了幾部暖氣機,我們說六部。他就把它寫在地板上。”
第二天早上,史考伯又來到工廠。夜班工人已把“6”擦掉,寫上一個更大的“7”。
日班工人早上來上班時,當然看到了那個很大的“7”字。
原來夜班工人認為他們比日班工人強,他們當然要向夜班工人挑戰。他們加緊工作,那晚他們下班之後,留下一個頗具威脅性的大“10”字。情況顯然逐漸好轉。不久之後,這家產量一直落後的工廠,終於比其他的工廠生產得更多。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大家都有一種永不服輸的精神。可以說你所遇見的每一個人——甚至你在鏡子中看見的那個人——總是把自己看得很高,在作自我評價時,總認為自己是個很能幹和很有才能的人,這是人的本性。因此,我們要想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就要從這一點出發,給他們具有挑戰性的工作,讓他們來施展自身的潛能。
挑戰能夠使人的能力得到提高,使人不斷走向成熟。人無壓力不進步,有挑戰才會促使競爭雙方各施其技,各盡其能,這就使人產生了無窮的動力,就像在逆水前的船上安裝了發動機,會使船速極大提高。麵對遇到的艱難險阻,通過一次又一次的披荊斬棘,可以使人變得越來越堅強,承受能力得到不斷的提高。
卡耐基認為,超越對方的欲望!挑戰!這才是激勵人的精神的絕對地方法。
我們每個人都不希望我們的生活天天像白開水那樣平平淡淡,我們希望迎接新的挑戰,我們也時刻準備著迎接新的挑戰。所以隻要我們的要求不是太過分,大家都會非常樂意地接受,抓住了這點,你就掌握了使人更努力地工作的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