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羞愧難當,心下又是感動不已,尷尬道:“敗軍之將,怎敢勞煩大將軍如此禮遇?太史慈可承擔不起!”
馬超道:“子義忠勇之名傳遍齊魯之地,本將昔年還曾派人來尋,可惜緣分未至,一直不得相見!為此,本將還專門派人遠赴青州照顧太史老夫人!想來子義也知曉此事!”
太史慈聞言心下更是慚愧,低頭紅著臉道:“大將軍對老母的關照之情實難相報!此番多有得罪,還請大將軍治罪!”
馬超微笑道:“子義何罪之有?本將此番出兵旨在討伐反賊劉備,與子義將軍何幹?黃將軍出手相截,也是因為不知子義身份之故,實為一場誤會!”說罷拉著太史慈的手繼續說道:“子義快快入席,今日既得相見,怎能不痛飲一番?”
太史慈聞言一動不動,接著“撲通!”一聲就拜了下來,滿臉慚愧道:“實不相瞞,此事並非誤會。昨日,在下確曾帶兵與大將軍的部曲交戰過,奈何大將軍兵強馬壯,我等卻是慘敗之局!今既已被擒,任憑處置,絕無怨言!”
馬超眉頭一皺,他從未見過太史慈,哪裏會想到太史慈也出戰了,莫非真的被劉備收買了不成?當下道:“這又是何故?具孔北海所言,太史將軍一直在劉繇麾下效力,怎地忽然為劉備賣命!”
太史慈深歎了一口氣,道:“都是在下一時糊塗所至......”當下將他如何來到小沛的原委以及劉備臨陣相求之事說了一遍。
馬超聽完心下了然,暗呼好險,若不是及時趕走劉備,太史慈恐怕遲早加入劉備的陣營,以後再想收服又要費一番工夫。
馬超心裏對太史慈誌在必得,除其將才和武藝之外,最重要的因素是太史慈在遼東避難三年,對遼東半島以及東北一帶地形和民俗極為熟悉。平定天下後遲早要出兵遼東,將高麗棒子的祖先徹底征服,而太史慈無疑是最佳的帶兵人選。
當下連忙扶起太史慈,正色道:“子義莫要再言!汝替劉備作戰不過是為了報答其禮遇之恩,本身並非劉備麾下之將!且並未給本將造成多大麻煩,此事不提也罷!今日隻管飲酒暢談天下事!”
太史慈見馬超絲毫沒有怪罪之意,心裏也輕鬆了不少,感激之情更甚。四人坐下飲了幾杯,又都是武藝非凡之輩,很快就找到了共同話題,不多時便熟絡起來、
待酒過三巡,馬超舉杯道:“朝廷不幸,漢室勢微,諸多因素加在一起方造成今日之局麵,如今劉焉蜀中稱帝,袁紹割據淮南豫北稱霸,曹操、呂布、公孫瓚、劉虞、劉表、劉繇、孫堅、土變等大小諸侯皆處於脫離和半脫離朝廷狀態,大小軍閥各自為政,互相攻伐,導致萬民塗炭,民不聊生。子義將軍乃齊魯豪傑,熟讀兵書,武藝不凡,正該為朝廷效力,與本將並肩攜手盡快結束這亂世,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如子義肯來相助,本將定重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