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公帶著貫高的話回去複命,劉邦一聽,趕到自己當初卻是有些過分了,於是把張敖放了。但既然從趙王的位子上拉下來了就下來了,那就別當生麼趙王了,最後一合計,封了個宣平侯。
劉邦欣賞貫高這種信守承諾的為人,也因此更加高看張敖手下的這些客卿。他下了一道赦令,不追究貫高的責任,但貫高並沒有因此而繼續苟活於世。臨死之前,他說了這樣一番話:“我之所以留自己一命,就是為了證明張敖的清白,現在他沒事了,劉邦也不再繼續追究了,即使現在死了也毫無怨言。而且我作為劉邦的臣子,有篡殺的惡名,有何麵目活在這個世上啊?”自己活生生的把自己的喉嚨掰斷了。
曆史正是因為有了這些英雄人物才有了不一樣的色彩,正是這些英雄人物,傳承了中華民族的精神。這些人無論生前死後,都是民族的脊梁。往事雖然逝去,但這些做人最基本的東西是一個人、一個家族、一個民族發展不可獲取的因素。如果抗日戰爭中,人人有此精神,山河又怎會被侵略成性的鬼子所踐踏,又怎會讓大好山河淪陷,又怎會讓萬千蒼生飽受塗炭之苦啊?
死者長已矣,生者還要繼續活著,還要按照原來的軌跡前行。有一憂就會有一喜,這一年,未央宮建成了,正好趕上劉邦老爹的生日,這回可要好好給老爹祝一次壽,讓他明白明白,能有今日,可全都仰仗你的小兒子啊。
劉邦在未央宮設下隆重的宴席,宴席之上,親自拿著玉杯給老爹敬酒,但劉邦也是人,內心有些東西也得說出來才感覺舒服,更何況天下人現在都看著自己的臉色辦事,有什麼不能說呢。心中壓抑多年的想法此刻終於出口了:“當初您老人家瞧我不起,經常罵我無賴,不能積累下家業,不幹正經事,說我比不上二哥。現在您看看我的產業,和二哥誰的大呀?”
劉邦的老爹此時定時心中難堪之急,但嘴上卻不得不說幾句好話,因為劉邦畢竟做了皇帝,天下都成了劉邦的家業這也是事實。聽到老爹的誇耀,做兒子的也心滿意足了,群臣更是借此時機說上幾句好話,宴會的氣氛立時達到了巔峰。
公元前197年的十月份,也就是當時新年,各路諸侯王前來朝賀,什麼淮南王英布了,梁王彭越了,閻王盧綰了,荊王劉賈了,楚王劉交了,齊王劉肥了,長沙王吳芮了。這一幹人等前來給劉邦百年,同時也是為了向劉邦證明,自己永遠聽從劉邦的領導,絕無二心。
但這一年對於劉邦而言,確確實實將有許多風波要等待著他去闖,皇帝對於他而言,從這一年開始,將成為漫長的煎熬。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手機用戶請到m.qidian.com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