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長樂未央(1 / 2)

長樂宮(或稱東宮)作為漢朝政治中心的建築,在誕生的那一刻起,它的命運就已經和漢朝的興廢緊緊的連在了一起。這一組宮殿群是漢朝政治初起時的象征,無論從規模而言,還是從其藝術審美角度、或者政治地位角度來看,在當時或者現在都是頗負盛名的。

這一組宮殿群位於長安城南麵的角落裏,別小看這一角落,那是具有相當獨特的設計眼光的,因為東麵和南麵都背靠城牆。如果把四麵宮牆的長度加到一起,其長度是一萬多米。宮牆厚度二十米,但並不是今天我們所熟悉的鋼筋混凝土,而是把土一層一層的砸實,如果以武大郎的身高(1.5m)計算,可以橫躺19人。南北寬度兩千四百米,東西長度兩千九百米,占地麵積六平方公裏,相當於北京城一環麵積的三分之一,在當時占長安城麵積的六分之一。整座宮殿的外形就是這樣,用土夯實的城牆,將6平方公裏的土地圍了起來。

工程的第一步完成後,在東西南北四個牆上打了四個洞,形成了長樂宮的四個門。劉邦一夥人經常走東大門和西大門,南北門經常緊閉。而且在東大門和西大門又修建了兩座高台,以供平日觀察長安城動靜而用。而此時和長樂宮相對的未央宮,正在軍匠出身的楊城延的主持下進行修建,這兩座宮殿之間隔著一條街,名叫“安門大街”。長樂宮是在秦朝興樂宮的基礎上擴建的,而未央宮是在秦朝章台的基礎上修建的。在兩宮之間建有武器庫、糧倉、織室、暴室等一係列不同功能的工作室和倉庫。

長樂宮宮殿整體布局是坐北朝南,共有十四座宮殿整齊的排列在不同的水平線上。前殿正對南門,前殿右後方向依次為長信宮、長秋殿、永壽殿、永昌殿;前殿的正後方有大夏殿、臨華殿、宣德殿、通光殿、高明殿、建始殿、廣陽殿、神仙殿、椒房殿和長亭殿並排而立。在前殿的左後方是當初秦朝興樂宮的遺址,分別是溫室殿、鍾室殿、月室殿,以及高達80多米的鴻台。

長樂宮作為劉邦一群人研究治人方法的中心,在劉邦死後開始逐漸偏移,而長樂宮被劉邦的原配夫人呂太後給霸占了。從而形成了“人主皆居未央,而長樂常奉母後”的製度。

真是佩服人類的創造力。老子的道德經有這樣一句話:“埏(Shan)埴(zhí)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You)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把實心的物體變成空心的物體就可以裝東西,可以住人。而我們追求的東西似乎要比老子的實用主義更高了一個境界,享受主義。所以,人們為獲得最高級的物質享受,不得不去拚了命的奮鬥,這是從古至今未曾變過的真理。

長樂未央,樂趣無窮無盡。劉邦不但要在物質上盡情享受,精神上也要體驗當皇帝的樂趣。漢王朝的議事大廳之上就有了無窮無盡的各種儀式,各種保護皇帝的製度誕生了,曾經一起患難的兄弟們從此有了君臣之禮。劉邦貴為九五之尊,不能先行出場。要等大臣們全部到齊,宮殿之間侍衛齊備,然後由劉邦的貼身侍衛長叫一聲“趨”,群臣紛紛下拜,劉邦坐在轎子上,被晃晃悠悠的抬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