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英布不滿意了。想你項羽能有今日成績,我英布少說是要占得百分之四十的功勞的。而你卻隻封了我一個九江王。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在項羽攻打齊國的時候,英布使小性,鬧脾氣,稱病不肯援助。其次是封在關中的三王,被劉邦收拾的稀裏嘩啦。最後東方各國都不滿意項羽的分配結果,都想憑借自己的實力搶奪地盤。所以項羽在此時就埋下了失敗的種子。
劉邦既然服軟了,自然要聽從項羽安排,被塞到了那個鳥不拉屎,蠻荒未開的巴蜀漢中,即秦朝的巴郡,蜀郡和漢中郡,做了漢王。劉邦的十萬大軍“送給”項羽七萬,自己還有三萬人。此時的他終於明白樊噲和張良的苦心,終於知道曾經的鹹陽宮室美女隻不過是一場夢。劉邦失意了。可就是這人生失意的時刻,他萬萬沒想到,尾隨他來到漢中的還有一位助他成就霸業的強將。但此時卻默默無聞的在自己的軍中做一個一名不文的小卒。這個人的名字叫做韓信。
提到韓信,大家都曾聽過一個故事,那就忍受胯下之辱。韓信是有實力的。他能忍受別人的冷嘲熱諷,等待時機一舉成名。在起義之初,韓信便跟隨項氏叔侄一起打天下。雖然項梁曾經在項羽麵前推薦過韓信,但項羽並沒有放在心上。可是韓信有大抱負,他不氣餒,一而再、再而三的向項羽提出建議。無奈領導根本不鳥咱。韓信一心想跟隨項羽出人頭地的願望,在項羽剛愎自用的性格下徹底破滅了。
正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韓信在人生關鍵時刻選擇了離去,選擇了他認為能夠帶領他出人頭地的劉邦。可韓信生來命苦,從小孤苦伶仃受人欺侮,此時剛剛來到劉邦軍中就被連累了,而且要連坐殺頭。也是韓信命不該絕,行刑之時的監斬官正是跟隨劉邦一同起家的滕王夏侯嬰。韓信一看機會來了,突發奇語:“劉邦不想要天下了,幹嘛斬我?”夏侯嬰一怔,聽了韓信的話,瞅了韓信一眼,冥冥之中感覺到,這個人不一般。他把韓信推薦給了劉邦。
此時的劉邦並沒有料想到韓信的有著驚人的能量,因為一路收斂的英雄豪傑在項羽的威逼恐嚇下都跑了,有經天緯地之才的人怎麼會來我這裏。他隨便封了韓信一個小官。
關鍵時刻,韓信遇到了人生的知己。古語有雲:“恩德相結者,謂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謂之知心;聲氣相求者,謂之知音”。此時的韓信遇到了人生中第一個能理解他的人——蕭何。
韓信知道蕭何是誰,他也知道蕭何理解他。他定然相信蕭何向劉邦舉薦了自己。在長時間的等待後,沒有得到什麼消息的韓信有些失望了。看來我是投錯人了。此時的劉邦正如一頭困獸,被牢牢的圈在漢中。
看來跟著劉邦沒什麼大出息了,我們都走吧。一批又一批的小兵開始離開了劉邦,韓信也在此刻跟著逃亡的蝦兵蟹將們跑了。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手機用戶請到m.qidian.com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