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齊民要術(3 / 3)

六、商業意識

《齊民要術》作為一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所講述的範圍並不囿於農業,還涉及了和農業聯係緊密的經濟範疇。例如書中曾介紹,楚威王向赫赫大名的商人陶朱公請教致富之術時問:“聽說你一會兒打魚、一會兒販賣,很容易就賺到上千萬的錢,家藏億金用的是什麼辦法呢?”陶朱公回答說:“賺錢謀生的方法很多,湖泊地區,水產養殖是五種辦法中的一種……”威王依計在後苑挖池養魚,當年就得錢三十餘萬。又如在介紹種植蔬菜時,著者建議農民如果離城近,就一定要多種瓜、菜、茄子等,既可以滿足自己的需求,多餘的還可以拿到城裏銷售,獲取利潤。可見,作者編寫此書的目的在於使農民生活富足,國家增加財政和賦稅收入,因此不但介紹了穩產、高產的科學方法,而且也提到了一些致富的經驗。

片段精讀

造神曲並酒第六十四

作三斛曲法:蒸、炒、生,各一斛。炒麥:黃,莫令焦。生麥:擇治甚令精好。種各別磨。磨欲細。磨訖,合和之。

七月取中寅日,使童子著青衣,日未出時,麵向殺地,汲水二十斛。勿令人潑水,水長亦可瀉卻,莫令人用。其和曲之時,麵向殺地和之,令使絕強。團曲之人,皆是童子小兒,亦麵向殺地,有汙穢者不使。不得令人室近。團曲,當日使訖,不得隔宿。屋用草屋,勿使瓦屋,地須淨掃,不得穢惡;勿令濕。畫地為阡陌,周成四巷。作“曲人”,各置巷中,假置“曲王”,王者五人。曲餅隨阡陌比肩相布。

布訖,使主人家一人為主,莫令奴客為主。與“王”酒脯之法:濕“曲王”手中為碗,碗中盛酒、脯、湯餅。主人三遍讀文,各再拜。

其房欲得板戶,密泥塗之,勿令風入。至七日開,當處翻之,還令泥戶。至二七日,聚曲,還令塗戶,莫使風入。至三七日,出之,盛著甕中,塗頭。至四七日,穿孔,繩貫,日中曝,欲得使幹,然後內之。其曲餅,手團二寸半,厚九分。

祝曲文:東方青帝土公、青帝威神,南方赤帝土公、赤帝威神,西方白帝土公、白帝威神,北方黑帝土公、黑帝威神,中央黃帝土公、黃帝威神,某年、月,某日、辰、朝日,敬啟五方五土之神:

主人某甲,謹以七月上辰,造作麥曲數千百餅,阡陌縱橫,以辨疆界,須建立五王,各布封境。酒、脯之薦,以相祈請,願垂神力,勤鑒所領:使蟲類絕蹤,穴蟲潛影;衣色錦布,或蔚或炳。殺熱火焚,以烈以猛;芳越薰椒,味超和鼎。飲利君子,既醉既逞;惠彼小人,亦恭亦靜。敬告再三,格言斯整。神之聽之,福應自冥。人願無違,希從畢永。急急如律令。

祝三遍,各再拜。

妙語擷萃

蓬生麻中,不抉而直。

延伸閱讀

鏈接一:北魏帝國

北魏帝國的君主,是北方遊牧部落鮮卑族拓跋氏,國人多以畜牧業為生,對農業生產不大重視,遊牧生活使得民眾常年過著無法安居樂業的生活。北魏政權建立後,拓跋珪執政伊始,便致力於發展農業生產。天興二年(公元399年),拓跋珪稱帝後,治國方略中便有解散遊牧部落的內容。他親耕籍田,廣興產業,因此北魏經濟日益繁榮。

鏈接二:賈思勰養羊

有一年賈思勰養了二百隻羊,沒想到秋天沒有貯存足夠的飼草,到了冬天,竟凍餓死了不少,後來雖然趕緊又買了不少幹草扔到羊圈裏,但又多半被羊踩爛,羊還是接二連三地死掉,差不多隻剩下一半了,而且樣子都是那樣難看和可憐。這個問題他百思不解,就向有養羊經驗的老農請教,找到了問題的症結。

第二年秋天,賈思勰接受頭一年的教訓,為羊貯存了足夠的飼料,並且想了個辦法,把青幹草堆放在羊圈中間的高地上,用柵欄圍起來,使羊在柵欄周圍能隨意抽草吃。這樣,每隻羊都長得膘肥體壯,新添的羊羔也都歡歡實實的。賈思勰終於取得了養羊的成功經驗,他把這個經驗和以前的教訓一起整理好,生動具體地寫在《齊民要術》裏。

鏈接三:《汜勝之書》

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更大的一個貢獻,就是保存了西漢的《汜勝之書》和東漢崔寔的《四民月令》。《齊民要術》摘錄了《汜勝之書》中很多關於區種法的文字。

西漢成帝(前32~前8)時,著名的農書《汜勝之書》成書。《汜勝之書》,原名《汜勝之》,著錄在《漢書·藝文誌》中,《隋書·經籍誌》始稱為《汜勝之書》,以後沿用此名。原書約在北宋初期亡佚,現存的《汜勝之書》是從《齊民要術》等一些古書中摘錄的原文輯集而成,約3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