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應該為學生的一生幸福奠基,為教師持續發展服務。學生在學校的學習如果是快樂的,那麼他們在學校的學習、生活就會永遠像玩遊戲一樣有趣,我們再也不能把‘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停留在口頭上。”
身為效實中學的校長,章才根很自豪,他認為,這所學校很好地發揚了他的思想,無論是在學生的知識培養上還是個性培養上,效實都實實在在地做一些事情,如果說素質教育在中國的大部分學校還隻是存在於烏托邦中的話,那麼效實就真正打造出了這樣一座理想國!
筆者相信,中國的孩子都是愛效實這樣的中學的,一個可以真正發揮自我,實現自我的地方,一所擁有各色社團、各門選修課的、不補課少作業的中學。這樣的一所中學正好與章才根的教育理念絲絲相扣,於是,可以說正是這所名校成就一位教育名家,也可以說,一位教育名家打造了一個學生的夢想天堂!
從理科到文科,從青澀到熟稔
章才根說,在他30年的教育工作中,當過語文教師,校長,教研室主任……若是要在這許多的身份裏挑一個最喜歡的,還是當老師。這不僅僅是為了那一份和天真無邪的孩子們在一起時的神清氣爽,更是為了能夠親曆第一線,真真切切地體會授業育人的甘難。
1977年恢複高考,章才根在高考誌願一欄填寫服從調劑後,也許就注定了之後30年的教育事業。回憶起第一次上講台講課的情景,他的目光突然變得熠熠生輝。一次物理課堂上的演示實習經曆使他從一個話不多,甚至講起話來輕微結巴,僵在講台,緊張的滑落講義的小毛頭成為了師範院校中積極參加各種辯論賽事,克服心理恐懼對著鏡子練習演講與口才的天才演說家。
在師範的幾年,用章才根自己的話說時間上一比一,一半時間用來學習物理的專業知識,剩下一半的時間,泡在圖書館,閱讀世界各類名著來充實和完善自己的專業素養,培養人文精神。漸漸的,章才根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所在,非物理,而是富有詩情畫意的文學。畢業後開始了他的一份教育工作——語文教師。這也是他最為津津樂道的職業。
從上講台僵住,被學生的提問難住,講課到一半卡住,到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不少學生成績明顯攀升,能夠有完成相當部分的教務管理工作和學科教學。在擔任語文教師期間遇到過不少挫折和挑戰,在今天的章才根看來,無一不是寶貴的經驗和財富。
在同行的調研員宋老師眼裏,章才根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三兼備教育家”,第一,文理皆通,物理專業出生,文科教學經驗。第二,中學教學管理與中學學科教育兼通。第三,學校教育教學管理與教學研究經曆兼備。
麵對近年學術界愈演愈烈的真空論文剽竊,以權術搞學術等不良風氣,章才根想著如何讓自己在浮躁的社會中靜下心來,苦心孤詣,以大教育家孔子為榜樣,堅持“述而不著”的原則,一心傳道授業解惑,不去花心思在出書博取功名上。
章才根一直以來信奉的這樣一句話“不立文字,明心見性”,他謙虛地認為,自己二三十年來原創性想法並不多,在繼承和發展前人教育方法的路途上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談到擔任校長期間的壓力,章才根坦言,這種壓力來源於對教育管理方法的繼承,在效實中學這樣一個百年老校擔當教育大任說完全沒有壓力是不可能的,怎樣平衡好學生德智體美與升學就業追求的高分數之間的關係是他常常思考的問題。章才根在效實還有一個特別的工作,即選修課人際關係學的教師,這是為了培養學生獨特個性而專門開設的課程。他指出,在學生的成長成才過程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個性和社會性,校長與教研室主任在工作性質上有區別,但也有共同之處,豐富的教育管理經驗使他在處理教研室的工作上遊刃有餘。
當被問到從教30年來最大的收獲時,章才根笑了,任何一個老師最有幸福感的還是桃李滿天下。在有限的時間裏,能因為某一句話,某一次演講,某一堂課影響一個學生,一個班級,一個學校,一批求學的孩子,能給他們今後的發展帶來哪怕一絲的啟發和幫助,這都是值得萬分欣慰的。
2009年11月8日下午,在香港參加教育管理培訓的章才根利用培訓空餘時間,在香港大學召開了在香港各高校就讀的效實中學校友座談會,共有13位校友與會。各位校友在座談會中充分肯定母校長期來重視學生自主學習和能力培養以及尊重學生個性發展的辦學傳統,認為在效實打下的各方麵基礎,使他們較快地適應了香港的大學教育。誠然,“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是章才根一直推崇的辦學理念,獨立思考之精神和求實之實幹是章才根校長在職期間想得最多的事情,他工作的初衷歸根結底是學子的未來。
章才根教導學生要對自己的未來負責,要鼓起勇氣真正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做出讓自己不後悔的選擇,人的一生都要靠自己去把握,而非盲從。一個人的未來將會變成什麼樣,取決於他的選擇而不是他暫時的能力。
章才根在教書曆程中也遇到過不少有趣的事情,在他還在做語文教師時,發現班裏有一男一女兩個學生,整天不是你等我就是我等你,形影不離。積累了不少經驗的他一眼就看出了端倪,在和他們初步溝通後得知這兩個學生是陷入戀愛之中了。章才根沒有采用其他老師的慣常做法想方設法把他們分開,而是循循善誘,告訴他們,愛情是人的一生當中最好的情愫之一,在我們年輕的時候會碰上心儀的對象是很正常的,但是我們要把這種情感把握得當,不能因此而耽誤學習和成長,更不能因為年紀輕不懂得愛而糟蹋了愛。
“不想為自己的孩子找學校開後門的家長不是好家長”,當記者問到有沒有遇到想走後門的家長時,章才根說,“這樣的家長每年都會碰到一堆,已經司空見慣了,但是作為學校的管理者,必須按規則辦事,任何以權謀私或偏袒的行為,都是對學生的不公平。”遇到過塞煙的,塞酒的,塞紅包的,章才根無一例外地給人送了回去,有一次學生家長說要登門拜訪商榷為孩子轉班的事宜,章才根為了避免尷尬,隻好帶妻子去弟弟家住了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