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羅誌康:誌在教育 勤在管理(1 / 3)

羅誌康,餘姚市高風中學書記兼校長。曾曆任餘姚市陸埠中學副校長、餘姚市四中書記兼校長,餘姚市教師進修學校書記兼校長。

羅誌康是一位任期近16年的老校長,曾被評為餘姚市十大優秀青年,寧波市優秀教師,是寧波市首批名校長,浙江省首批名校長工程培養人選。到底是什麼讓他一直堅持著這份事業?而他又是用什麼樣的管理方式讓曾經錄取分最低的高風中學脫胎換骨成為餘姚市名列前茅的中學?讓我們一起走近這位滿懷激情投身於教育工作的教育名家。

去餘姚的路上相當順利,但是高風中學的位置所在卻不那麼容易找到。輾轉了不少時間,終於到達。首先看到“高風中學”校名題字,後來才知道,那是出生在餘姚的文化名人餘秋雨題的字。

記者采訪羅校長的當天恰巧遇上學校的高三學生家長會,據羅校長介紹,幾乎所有的家長都來了。客觀地講,高風中學附近的交通並沒有想象的便利,但是學生家長都頂著烈日,用上了幾乎所有的交通方式趕來參加家長會……

這是一個寬敞的辦公室,辦公桌上和茶幾上都滿滿地堆著書籍、資料。辦公桌旁的一排書櫃裏,沒有一格是空的。送走了一位客人後,羅校長熱情而體貼的接待,使得我們的采訪迅速並且順利地展開。

“老”校長“新”理念

據羅校長講述,自從1982年從事教學工作以來,他已經有近28年的教學經曆和16年的校長生涯。別的校長在不斷地調整工作,他卻依然在校長的職位上孜孜不倦地奮鬥著。他是餘姚市資曆最深的校長。在餘姚市第四中學,他通過走訪座談,深入了解並且掌握了學校方方麵麵的情況,集思廣益,確立“讓每個學生都得到最好發展”為教育目標,把“以科研為先導、以質量求生存、以管理出效益、以改革促發展”作為辦學思路,確定了建製度、抓隊伍、出質量、上水平的工作思路,通過六年的不斷求索,最終把起初辦學環境差、硬件設施落後、缺乏綠化的餘姚市第四中學建設成了如今每個學子都向往的學校。在這期間,學校還獲得了多項省級、市級先進榮譽稱號。在學校正值改製時期,完成了由國有改為國有民辦,再改為全民辦的平穩過渡,使餘姚市第四中學成了讓老百姓滿意、肯定的學校。

在餘姚市教師進修學校的兩年裏,羅校長也做出了相當的努力,提出“以提高餘姚市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為中心,以調整優化教師隊伍為主線、以校長隊伍、骨幹教師隊伍和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為重點,實施對餘姚市教師和校長的繼續教育,為餘姚市中小學開展教師校本培訓提供指導和服務,承擔餘姚市基礎教育新課程、教材和教法培訓等,使餘姚市教師進修學院為餘姚市開展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的培訓、研究和服務中心”的辦學思路和辦學目標。樹立溝通和資源共享的理念,完善了“上掛、中聯、下輻射”的繼續教育格局。通過羅校長積極聯係,使得餘姚市教師進修學院與包括華東師範大院、浙江師範大學、浙江教育學院等省、市師幹訓中心,省、市校科研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采用重組資源、實施上下聯動、左右互助、互惠互利的辦學策略,開設了研究生課程班、本科班、大專班等多班學曆教育。同時開設了骨幹教師班、各類崗位培訓班。在積極做好決策、組織工作的同時,羅校長還積極參與實施、檢查、總結。在2003年7月初至8月底,他整整兩個月沒有休息過一天,使4000多位中小學教師的新課程通知培訓、其他類教師學曆培訓、崗位培訓得以順利進行,且總體反映較好。在擔任餘姚市教師進修學校校長的兩年裏,羅校長在更新培訓觀念、優化培訓師資結構、建立中小學教師、校長繼續教育新模式上做了積極探索,使餘姚市師訓、幹訓工作在寧波大市處於領先水平,學校也獲得了寧波市師訓、幹訓工作先進單位。教育部對餘姚市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情況督查中,教育部領導對羅校長和他團隊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

2004年7月,羅校長出任高風中學校長、書記。當時的高風中學是一所新建的民辦學校,雖然硬件設施全國一流,但是學校學生生源差,而且生源不足,師資隊伍又年輕,還因為管理不到位,學校校風整體較差,學校的社會聲譽並不是很好。到校後,羅校長確立了“以教育質量立校、以科學管理治校”的辦學思路,以“對學生負責、讓每位學生得到最好的發展”為教育理念,提出了“從嚴治校、規範管理,追求有效的管理、有效的教學、有效的學習,促進學生發展,讓教師和學校共同發展”的工作思路。實施了建製度、抓隊伍、抓校風、出質量、上水平、有特色、創品牌的工作思路。

為了擴大高風中學的生源,為了讓更多家長信任高風,為了讓更多高風學子在學校學會“做人、學習、做事”,羅校長在高風中學創立初期,天天忙於學校管理,甚至把家也搬到了學校,四年的時間裏他從沒離開過學校。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八年不到的時間裏,學校的麵貌發生了徹底改觀,教育質量全麵提升,校園綠化環境特色和體育、藝術教學特色已經形成。學校也被評為中國民辦學校先進單位、浙江省二級重點中學、餘姚市首批德育特色學校、餘姚市先進學校等榮譽。雖然如今學校已經在餘姚市名列前茅,但是羅校長依舊沒有放鬆對學校的管理工作,他現在每天早上六點多上班,晚上十點才回家。這不僅僅隻是對學校的熱愛,更是對學校、對學生、對家長的負責。

說羅校長的資曆深,絕不僅僅是因為他任職各類學校校長的時間長,而是他真心肯為學校付出,提出有針對性的教育理念和工作思路,真正把心思花在學校建設上並讓付出有所其應有的回報,這也是這位“老”校長站在資深舞台上的武器——“新”理念。

教育需要激情

不管有沒有人相信,在教育水平較高從而導致教育競爭也激烈的浙江省,會有一位校長敢說自己這個校長沒有太大的壓力。那就是羅校長。他說:“我心態很好,雖然辦學不容易,但是我對教育很有興趣,很有激情,我真正把它作為自己的事業。”

羅校長同樣也希望高風中學的老師工作能夠充滿激情,學生學習能夠充滿激情。雖然這是個被提起過千百遍的老話題,但是很少有人真的在自己的事業上始終保持激情。不過相信羅校長的激情一直燃燒在他胸口,這也是他堅持多年教學的力量。

但是光憑激情怎麼能夠很好地經營一座學校呢?必須得有管理資本才行,對他來說,管理資本除了和他一起管理學校各事務的同事外,就是他多年來的個人經曆。羅校長說自己是餘姚市資曆最深的校長並沒有誇張,他在寧波市教育管理名家候選人申報表中總結到,自己敬業精神強,好學習、勤總結,並不斷提升自身素質。不要以為這是一般寫總結材料的套路,羅誌康校長的曾經和現在,用這幾句話形容,有過之而無不及。

1979年,羅校長就讀於錦堂師範英語教育專業,緊接著從浙江師範大學英語教育專業畢業。又經曆了寧波市連續兩輪的高中校長培訓後,完成了上海師範大學教管專業研究生課程。在念完浙江師範大學與澳大利亞伊迪斯·科文大學合作舉辦的教育管理專業後,順利獲得教育學碩士學位……羅校長已經年近五十,能夠想象得到他在三年前還在攻讀博士嗎?也許有很多人會問,校長能夠掌握實際、有效的教學管理手段就行了,而且羅校長年紀也不輕了,又何必再去讀個博士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不言自明,一個對教育事業真正有激情的人,是會讓自己完全沉浸在教育事業中的。富有激情的羅校長又怎麼可能放過繼續學習的大好機會?就像羅校長自己所說的那樣,他自己也是個熱愛學習的人,在漫長的教學道路上,他一直在邊學邊做。當然,如今的他已經是名副其實的教育學博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