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不同國家文化創意對會展發展的比較(1)(3 / 3)

而日本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可謂是官民結合,瀏覽經濟產業省和總務省有關會議文件、法律法規,或者調研報告,對知識產權的重視幾乎處處可見。尊重知識產權,在日本社會已經成為一種前提和基礎,公眾的意識中也深深烙上了這種思想,這是對產業發展十分有利的社會環境。在日本經濟產業省的海外推廣調研報告裏,在談到中國大陸市場時,最主要的課題就是如何應對中國的盜版問題,這不能不使國人汗顏。

誠然,中國對盜版的寬容也“帶動”了一批電子製造業中小企業的發展,但是這與真正的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強大相比,孰重孰輕,一目了然。我國產業正在麵臨升級,文化創意產業將在未來二十年中成為最有發展前景的產業之一,為了能夠促進它的順利成長,首先要做的就是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因此,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怎麼強調也不為過,而且一定要拿出切實可行的措施,盡快落到實處。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的確任重而道遠,但這是一件急迫的任務,上下都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希望我們的政府部門能以“隻爭朝夕”的精神,切實進行知識產權的保護工作。

3.發揮中介組織作用,搭建信息交流平台

日本產業的一大特色是幾乎每個行業都有自己專門的協會、組織,它們每年都會搜集整理出大量數據、情報進行產業政策的研究,以供相關企業把握產業動向,展望發展前景。日本與文化創意產業相關的社會團體,略為列舉即有:數字內容協會(財團法人)、數字傳媒協會(社團法人)、數字內容政策項目(PPP)、內容產業研究會、國際遊戲開發者協會、日經數字研究中心(NIKKEI Digital Core)、日本貿易振興機構(TRO)等等。在學術研究機構當中,有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的“數字傳媒與內容綜合研究機構”,此外,還有文化經濟學會、情報社會學會、日本社會情報學會、藝術科學會,以及UFJ、C&R綜合研究所的藝術文化政策室等等。

這些協會分工明確,職責清晰,對各個行業進行管理,維護行業的經營秩序,減輕了文化管理部門的監管職責。另外,日本人非常重視情報收集工作和信息的交流,這些對發現商機、減少交易成本,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相比之下,我國的行業協會在職能和管理服務上都有較大差距,在經濟社會事務協調與管理中缺乏活力,能力低下,所做的工作僅僅停留在宣傳、開會、執行政策、收取會費的層麵上,沒有真正起到行業治理的作用。日本的行業協會的組織形式和方法很值得我國文化創意以及其他各產業借鑒。

4.重視技術研發和人才培育

日本很重視內容產業人才的培養。《知識產權推進計劃2005》中,內容產業人才的培養是一項很重要的課題。近年來,日本許多的大學和職業學校都開始開設有關內容產業的專門學科,如形象造型學科、尖端藝術表現、數碼藝術、動畫學科、媒體、藝術學科和情報設計研究室科等,都是近幾年來新興的文化學科。除此之外,政府及民間組織設立了海外人才推進計劃,向全國公開招募人才赴海外學習(類似於專項留學基金)。這些先進的人才培育經驗值得我國借鑒。根據本專業實踐性強、實用性強的特點,要與文化創意產業市場密切接軌,增強文化產業個案研究和市場調查、參與各類文化產業項目研究、鍛煉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縮短人才與人才市場接軌的適應周期,培養能真正適應市場需要的人才。

5.關注原創性,發揮中華民族文化的優勢

日本善於將本國的文化融入其創意內容中,像風靡世界的日本遊戲軟件中常用日本傳統的三弦和長笛作為背景音樂,而日本武士及古代日本戰刀的頻頻出現也頗得遊戲愛好者,尤其是西方遊戲愛好者的歡迎。在動漫、電視劇當中,日本特色的民俗和禮節,更是給觀眾們留下深刻印象,成為獨特的日本標誌。到自己的民族文化中汲取養分,不僅對充實創意內容、拓展思路有所助益,更是把民族文化推向世界的極佳平台。從更高的層麵來說,它既是文化外交的一種手段,也是國家戰略的一部分。日本動漫在二三十年的時間內,影響了中國的整整一代青少年的成長,它對改善日本戰後形象的正麵作用是不可否認的。中國作為人類四大文明發源地之一、具有五千年曆史的文明古國,其文化資源之豐富,世界上難有出其右者。但是在文化創意內容的製作上卻缺乏想像力,到處都有模仿、照搬別人成功模式的痕跡。如何充分挖掘寶貴的文化礦藏、並把它加工轉變為現代人喜聞樂見的形式,或者如何在現代創意內容中適當加入古典民族元素,都值得文化創意業界深入思考、實踐。日本把中國的古典名著《三國演義》、《西遊記》等改編為漫畫、動畫、電視劇時,也引起了國內輿論的嘩然,但是我們更應該考慮的是如何發揮本國的文化資源優勢,增強自己的原創能力。政府在產業政策的製定上也應當對此加以考慮,要鼓勵對民族文化的創新。

6.積極開拓海外市場,重視與海外交流

積極開拓海外市場是日本目前文化創意產業政策的重要方麵。日本經濟產業省與文部科學省聯手促成建立了民間的“內容產品海外流通促進機構”,撥專款支持該機構在海外市場開展文化貿易與維權活動。如前所述,在經濟產業省的2008年支援計劃裏,海外推廣占到了很大的比例。此外,正視和學習其他國家的經驗也是日本內容產業迅速發展的一個原因。日本內容產業雖已排名世界第二位,但是與第一位的美國相比仍然差距甚大,所以日本經常檢討自己,並在與其他國家的文化交流中尋找自己的優勢與不足。在日本的出版業中,講談社最早開始與海外出版社進行交流,已有50餘年的曆史,現在已與世界40多個國家的出版社建立了業務聯係。通過交流等各種方式,借鑒歐美國家文化產業發展的經驗,這是日本內容產業獲得不斷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對於我國起步較晚的文化創意產業來說,更是應當學習借鑒海外的成熟市場機製、投融資體係、人才培育等方麵的長處,因此十分有必要加強海外交流。我國從2006年開始舉辦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國際論壇,表明已經開始重視國際交流。雖然目前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實力不強、國際競爭力不高,但是也要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向海外推介我國的優秀文化創意產品和項目,比如參加國際博覽會、電影節等等,以擴大我國的知名度,為以後開辟海外市場打好基礎。對此,國家也應該給予政策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