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會展文化創意預警(3)(1 / 2)

三、文化創意的區域性、國際性與和諧

(一)世博會對於長三角區域會展業空間結構一體化發展的影響分析

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舉辦有助於加速長三角區域會展業空間結構一體化發展進程。世博會對上海周邊地區特別是長三角區域會展業一體化發展產生帶動和擴散效應。擴散的特點:以上海為中心的膨脹擴散、以上海為製高點的等級擴散,以及以上海為輻射源的接力擴散等三種方式相結合。擴散的關鍵路徑:由傳統的滬寧、滬杭甬鐵路為主要軸線,沿新的交通設施、高速公路、沿江沿海形成次級擴散軸線。其影響力受兩個因素的影響:一是與上海的距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之間的經濟聯係);二是本城市在區域會展業中的地位。根據影響力大小不同,可以分成若幹“世博影響圈層”。

1.核心圈層

核心圈層包括蘇州、嘉興、杭州、湖州、無錫等,以及臨近上海的江浙腹地。這些城市與上海的經濟關聯度最高,並且空間臨近、基礎設施完善,因而上海對它們的影響力最大。其中蘇州的昆山地處上海l小時交通圈內,產業聯係緊密,接受輻射的程度更高。杭州的會展、旅遊資源與上海有較強的互補性,兩地基礎設施建設、經貿往來、區域合作等均走在長江三角洲的前麵,在承接上海會展業及世博會對長三角的影響力時,主動性和能動性較高,處於“影響圈層”的核心圈層。這些城市與上海的經濟往來與合作將使它們的區域中心城市地位得到強化。

2.中間圈層

中間圈層包括南京、南通、寧波、泰州、揚州、鎮江、常州、紹興等城市。這些地區經濟實力較好,但由於與上海距離較遠,經濟聯係強度降低。但這些城市有著強烈的發展會展業的意願,並且南京作為江蘇的省會和長三角區域副中心城市,對周邊城市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在其周圍形成特定的小區域結構。因此這些城市在目前的發展定位下,與上海會展業形成一定的競爭。如能充分利用世博會所帶來的世博經濟效應,可以更好地提升地方會展經濟發展。

3.延伸圈層

延伸圈層包括鹽城、連雲港、徐州、金華、台州、溫州等地區。這些城市因受次級中心城市的吸引,經濟實力相對較弱,與上海的經濟聯係較小。它們發展會展業的基礎和實力都不足以和上海及區域內其他會展城市競爭,在接受世博會輻射時,主要以參展商、觀眾、供應商、服務者等身份參與。義烏、溫州等地產業外向度、市場發育度高,本地會展業也已有了一定的基礎,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它們接受上海世博會的影響主要集中在展覽、展示,及企業合作等層麵上。其中溫州還是展覽、展示器材的製造基地,對上海會展具有一定的反作用力。而蘇北、浙南地區可借助上海世博會之機,改善區域交通條件,積極調整產業結構,與上海錯位發展,形成服務上海的格局,吸引一些產業向這些地區轉移,從上海世博會直接受益。

(二)文化創意對長三角區域會展業一體化發展中的功能定位

1.經濟環境

上海經濟環境健康。近年來,上海經濟呈現出持續健康的發展態勢,2011年,上海全市實現生產總值19195.6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2%,已連續20年保持高速增長。宏觀經濟效益良好促進財政收入快速增長,全年完成地方財政收入首次突破3000億元,達到3429.83億元,比上年增長19.36%。2012年,實現生產總值20101.3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1年增長7.5%,全年完成財政收入3743.71億元,比2011年增長了9.2%。此外,上海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和城市居民消費水平也增長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