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知道,多走一走也許破案的機會比較大些,先到處看看再說。”
金田一還是提著那個用手中包住的包裹,沿著河往北走,在一柳家的矮土牆盡頭處有座水車小屋,水車現在是靜止的。
從水車附近開始,道路變窄了,沿著低崖向東急彎,過了彎道,兩人的眼前突然出現一個相當大的水池。
這一帶人稱岡山縣的穀倉,水田密布,到處可見灌溉用的水池。金田一不知道在想些什麼,突然停住腳步,很仔細地看著水池,這時剛好有個農夫走過,便馬上叫住他問道:
“對不起,請問這個水池每年都會抽幹池水整修,對嗎?”
“是的。”
“今年已經抽過水了嗎?”
“還沒有,其實每年都固定在十一月二十五日抽幹水池,今年一柳家有喜事,大家都必須幫忙,所以延到下月五日。”
不知何故,金田一感到有些失望。
“一柳家的人也知道每年抽幹池水的事嗎?”
“當然,這個水池本來就是一柳家前任家主作衛先生出資挖掘的,因此,抽幹水池之前,必須得到他們的允許,雖然那隻是一種形式,但禮貌上也必須如此。”
“是……是嗎?謝謝你。”
兩人和農夫分手後,又再度沿著崖邊的路上漫步,遲管銀造什麼都不問,但多少知道金田一在找尋什麼線索,他隻是默默地看著。不久,來到低崖剛要轉彎處的轉角上時,金田一突然停住腳步大叫:
“啊!那是什麼?”
眼前是一塊狹窄的平地,地麵上有用黏土砌成像是魚板的炭窯。
這附近沒有人燒炭維生,因為距山裏很近,與其燒炭出售,還不如直接砍柴出售來得快;村民中較講究的,也會自己燒些炭來用,通常都是自己砌磚、堆土、築灰窯。因為是自用,所以規模很小,一次最多隻能燒個六、七包至十二、三包的炭,像這樣的炭窯隻比一張榻榻米略寬一些,頂多隻到成年人的胸部那樣高。
金田一此刻見到的就是這種炭窯,看來似乎剛燒好木炭,窯內不斷有整條的木炭往外丟。金田一急忙跑到窯旁,從狹窄的窯口彎腰向裏麵望,窯裏有個用毛巾包住頭部的男人,正在蹲著收集木炭碎片,雖然他正在做最後的收拾工作。
“喂、喂!”
金田一對著炭窯向裏麵叫喚,那男人嚇了一跳,在昏暗窯洞中回過頭來。
“我有事想請教你,能出來一下嗎?”
那男人在裏麵收拾了一下,不久捧著一個盛滿碎炭的簍子,從窯內爬了出來,手和臉都被炭灰弄得黑黑的,隻有眼珠子滴溜溜地轉著。
“什麼事?”
“你是什麼時候點火燒這些木炭的?這一點非常重要,你一定要據實回答。”
在鄉下隻要一有奇怪的事,馬上會傳遍全村,像這個身材不高、相貌平凡,穿著一條皺巴巴長褲的青年是鼎鼎有名的大偵探,昨天已傳遍全村,因此,燒炭的男人略帶不安地扳著手指頭回答:
“這個窯是二十五日傍晚點火的,絕對不會錯,我記得那天正好是一柳先生舉行婚禮的日子。”
“燒炭的木材什麼時候堆入窯內?”
“是前一天,也就是二十四日,不過當時隻堆了一半天就黑了,第二天傍晚再把剩下的一半堆入,然後就點火開窯。”
“這中間有沒有發現什麼奇怪的事?”
“二十五日傍晚點火之後,因為下了一場大雪,當晚我又來回巡視了幾次。嗯,對了,我聞到了好象是皮件燒焦的味道,我想大概是有人把死貓或什麼東西丟了進來,後來有人把破衣服和皮鞋丟到煙囪裏,喏,你看,我把那些東西清出來丟在那裏。”
衣服幾乎已完全走樣,皮鞋雖已碳化,但仍保持原狀,金田一用拐杖前端撥動了一下,間道:
“我可以進去看看嗎?”
“可以,但是裏麵已經什麼都沒有了。”
金田一褲管拖地,彎腰進入窯內,在昏暗中摸索,不久突然大叫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