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教學改革與教學管理篇(1)(2 / 3)

4. 加強教學管理。在做到“三個落實”(組織領導落實、基礎設施落實、師資人員落實)的同時,注重管理層次的提升,著力增強教育的實效性。首先要在教的管理上,應著眼於規範教師的教案編寫,堅決杜絕“照本宣科”,講授準備不足的現象;做到帶著問題進課堂;規範教師的教學活動,要求教師嚴把質量關;加強教學評估,經常性地開展評教評學活動。其次要在學的管理上,要啟發學員增強學員意識,嚴格校紀校規,嚴格課堂紀律。

5. 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基層黨校要努力建立一支素質優良、規模適當、結構合理、適應學習型黨組織建設要求的基層黨校教師隊伍。要采取多形式、多渠道的培訓方式,逐步提高貧困地區縣級黨校教師素質,上級黨校要主動為基層黨校培訓師資,基層黨校也可以選送年輕優秀教師到上級黨校和大專院校進修、培訓,進行學術交流,組織開展豐富的教學實踐活動,努力提高廣大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組織鼓勵教師利用業餘時間自學、進修;充分發揮遠程教育網站的作用,組織教師視聽遠程教育網站播放的內容,拓寬教師的知識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如掛職鍛煉,社會調查,外出參觀學習等,提高教師理論聯係實際的能力;實行開放式辦學,公開招聘所需教師,提高師資力量。

6. 運用現代教學手段。要努力加大投入,改善硬件條件,配備多媒體等教學設施,同時,提高“軟件”能力,不斷增強教學方法的科學性,讓教師盡快學會用現代技術教學,充分利用現有設備,讓教師從“一張嘴、一支筆、一本書”中跳出來,提高教學水平和質量。

貧困地區縣級黨校隻有麵對現實,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履行職責,以“黨校人”直麵幹部培訓中的問題,才能以改革的精神、求真務實的作風不斷創新黨校教學內容和形式,才能提升黨校教育水平,培訓出高素質的幹部隊伍。

(作者係和政縣委黨校講師)

縣級黨校深化主體班教學改革的思考

夏孝廉

黨校姓黨、忠誠於黨,是做好黨校一切工作的根本原則和根本立場,也是保持正確辦學方向的根本保證。《中國共產黨黨校工作條例》第4條提出,尊重和研究幹部成長規律和黨校教育規律,針對幹部成長的特點和需求,培養忠誠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德才兼備的黨員領導幹部和理論幹部。這是黨校的基本職責。黨校主體班次教學改革的深化、教學方式的創新,都必須堅定不移地圍繞著這一基本職責展開。

一、當前縣級黨校主體班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通過多年的實踐,縣級黨校在主體班教學上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但是,從適應新形勢和新任務的需要,從適應基層幹部不同層次和特點的需要,特別是從適應科學發展觀對幹部教育培訓的高標準、嚴要求的需要來看,縣級黨校主體班教學仍存在一定的差距,集中表現為“三個不夠”:

一是教育方式的靈活性不夠。縣級黨校在主體班教學中對基層幹部的教學方式,仍沿用舊的傳統的方式多,適應新形勢的新方式少;停留在基本觀點的介紹上多,沉下去搞好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少;灌輸多,啟發少;在教育方式上缺少足夠的靈活性和吸引力,盡管在教學過程中也滲透案例式、互動式、研究式等教學方式,但受課時限製,這些新的教學方法在實際運用上還比較少,90%的授課時間仍表現為教師獨角戲的主導角色,學員發揮主體功能的機會少,教學程式化,準理論化的現象比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