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縣農村基層幹部專修學校自創辦以來,在省、市委組織部及環縣縣委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認真貫徹落實省、市委組織部關於農村基層幹部教育培訓工作的各項安排部署,努力改善辦學條件,精心製訂培訓計劃,逐步擴大辦學規模,切實提升培訓質量,較好地履行了培養合格農村基層幹部、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辦學宗旨。
一、基本情況
學校占地4650平方米,有綜合教學樓和服務樓各1幢,總建築麵積3640平方米。現有專職教工18人,外聘教師14人。有教室6個;培訓專用電腦40台;有多媒體報告廳1處,可容納160多人;有圖書資料6000多冊。各類教學辦公設施基本齊全,年可承擔全縣3000名農村基層幹部的教育培訓。
二、工作開展情況
1. 狠抓學校建設,努力提升辦學質量
為了做好新形勢下農村基層黨員幹部教育培訓工作,學校自創辦以來,緊緊圍繞“教學設施先進、行政管理高效、教學質量較高、後勤保障有力、校園環境良好”這一目標,狠抓“六項建設”、力促“一個提升”,使學校教學條件和辦學水平在較短的時間內得到較大提高。
一是抓基礎設施建設。為了適應新形勢下黨員幹部教育培訓的需要,學校始終把為參訓學員提供溫馨舒適的學習生活環境作為工作的主攻點。創辦以來,學校先後投資23萬多元,對校園環境進行了精心規劃、合理布置,裝修布置了教室及報告廳,實現了校園環境的綠化、美化和亮化,使培訓條件得到了較大改善。
二是抓教學設施建設。學校不斷加大現代化教學設施的投入。先後投資20多萬元,購置了筆記本電腦、台式電腦、投影儀等教學辦公設備,為現代化教學的運用創造了條件。投入近10萬元,購置了必需的教學參考書籍及光盤,保障了教師備課的必備資料;投資2萬元對原有的40台計算機進行了維修,適應了新形勢下的計算機學習需要。目前,基本實現了教育培訓信息化、辦公設施現代化、網絡使用經常化,辦學條件明顯改善。
三是抓師資隊伍建設。在教師隊伍建設上,縣上先後分配、選調了7名年輕教師,解決了教學人員短缺及知識老化的問題。為了提高教師素質,學校鼓勵青年教師參加自學考試和參與社會科學研究,積極開展“崗位練兵”活動,切實提高他們的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為了增強年輕教師的學習緊迫感,對教學人員實行自主選題、課前試講、競爭上課等激勵機製;為了豐富教學實踐經驗,學校每年選派教師參加省、市委黨校和其他培訓機構舉辦的各類專題培訓20人次以上,提高了他們的知識水平和業務能力。學校還聘請了縣直有關部門14名具有較高學曆、較高職稱和豐富實踐經驗的同誌擔任兼職教師,組建了外聘專家學者、黨政領導幹部和黨校理論老師三位一體的師資體係,提升了培訓班的檔次,增強了培訓的實效性。
四是抓業務示範點建設。為了改進培訓方式,擴大培訓規模,學校依托5個中心鄉鎮建立了“農村基層黨員幹部教育培訓業務示範點”,依托示範點積極開展農村基層黨員幹部培訓。
五是抓培訓教材建設。為了適應新形勢下農村基層幹部培訓學習的需要,學校組織理論教師曆經兩年時間,編寫出版了《農村基層幹部理論讀本》,使學校的教育培訓工作有了教材依據。
六是抓製度建設。為了強化內部管理、保證學校工作的順利開展,學校堅持每年都要對各項規章製度進行修訂和完善,特別是2009年,學校結合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整改要求,以《中國共產黨黨校工作條例》和《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試行)》為根本依據,對學校原有的各項製度進行重新梳理和修訂完善,共形成《黨建工作製度》、《黨風廉政建設製度》、《教職工管理製度》、《教學管理製度》、《辦公管理製度》、《科研管理工作製度》、《學曆教育管理製度》、《後勤管理工作製度》和《教職工綜合考核方案》等9項規章製度,形成了以製度管人管事、以工作成效決定獎懲的管理機製,內部活力得到進一步激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