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領導對幹部的讀書學習不斷提出新的要求。《人民論壇》雜誌通過對十省市“萬名黨政幹部閱讀狀況調查”顯示,七成多黨政幹部讀書的願望強烈,但由於工作忙、應酬多等原因,33.4%的受訪幹部每周的讀書時間不足6小時;五成多受訪者表示每年的閱讀量不足6本;29.2%的受訪者選擇讀“古今中外優秀傳統文化經典”,列第一位。這種狀況說明,建設學習型組織符合幹部和黨組織自身發展的要求。盡管在現階段發生著多元文化的相互激蕩和碰撞,也存在著以美國為代表的強勢文化的影響,但在我黨內,有一種弘揚我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文化,可喜可賀。習近平在中央黨校進修班暨專題研討班開學典禮上指出,“領導幹部要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推動學習型政黨建設”。這裏所說的讀書,指讀馬列主義經典巨著,讀古今中外優秀傳統文化經典,名人傳記,生活哲理,與業務相關的書籍,當前流行的暢銷書。一言以蔽之,讀代表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各類書籍。在新的曆史時期,我們執政黨的主要任務是不斷推進經濟社會向前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和滿意度。要完成好這些任務,隻有通過堅持不懈的學習,不斷提高綜合素質,不斷增強創新能力,在全黨形成崇尚學習的濃厚氛圍,使黨組織成為學習型黨組織。也隻有把學習提到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把全黨的學習提高到一個新水平,才能確保黨始終走在時代潮流的前頭。
二、建設學習型組織是提高基層黨校工作科學化水平的重要途徑
基層黨校作為黨的基層組織,必須不斷學習,“內強素質,外樹形象”,才能永葆黨的生機與活力。同時,基層黨校又是培訓、輪訓基層黨員幹部的主渠道、主陣地,是基層廣大黨員加強黨性鍛煉的大熔爐,擔負著提高廣大黨員幹部政治素質、理論修養和執政能力的重任,在建設學習型政黨的進程中負有特殊的職責和使命。新的《黨校工作條例》規定:“黨校是在黨委直接領導下培養黨員領導幹部和理論幹部的學校,是黨委的重要部門,是培訓輪訓黨員領導幹部的主渠道,是黨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機構。”由此可見,發揮培訓輪訓黨員、幹部的“主渠道”作用是黨校的主要職能,幹部培訓及其教學工作是黨校的“主業”。截止2008年底,中國共產黨黨員總數為7593.1萬名,是新中國成立時的17倍;黨的基層組織371.8萬個,是新中國成立時的19倍。麵對日益發展的形勢,黨校必須不斷加強馬克思主義政黨自身的建設,與時俱進,才能守好馬克思主義這塊陣地;也隻有加強黨校自身的組織學習,提升組織素養,才能高位引領、提升學員的精神境界,幫助黨員幹部從認識上解決“三觀”問題。
建設學習型黨組織,對基層黨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基層黨校建設必須適應新時代的發展,緊密結合形勢變化,著力從理念、內容、形式、管理、機製各個方麵實現突破,努力做到科學化辦學、製度化管理、規範化發展,真正成為黨員學習新知識、增長新本領的大學校,黨員相互學習、交流思想的精神家園,在建設學習型黨組織中發揮重要作用。
黨校自身的科學發展是其服務大局、服務科學發展的前提和基礎。要發揮好黨校的“五個作用”,必須不斷學習、善於學習,建設學習型的組織,努力掌握和運用一切科學的新思想、新知識、新經驗,才能在建設朝氣蓬勃、奮發有為高素質幹部隊伍發揮作用,推進黨的全麵建設和發展。
三、基層黨校推進學習型組織建設的對策思考
1. 開啟“大閱讀”時代。中國共產黨曆來重視學習,善於學習,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曆史就是一部創造性學習的曆史。1939年5月,毛澤東同誌在延安在職幹部教育動員大會上提出:“要把全黨變成一個大學校。”“全黨的同誌,研究學問,大家都要學到底,都要進這個無期大學。”關注讀書學習也是人類的基本特征,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向全世界發出了“走向閱讀社會”的號召,要求社會成員人人讀書。1995年,又宣布每年的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以此鼓勵全球的閱讀風氣和習慣。“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行萬裏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開悟。”讀書可以徹悟人生意義,讀書可以洞曉世事滄桑,讀書可以廣濟天下民眾,讀書可以步入智慧的殿堂。自古以來,人欲成才,士欲濟世,務必讀書。隻有博覽群書,方可成人成才。因此,我們隻有放眼世界,開啟麵向全球的“大閱讀”時代,才能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活學活用。英國哲學家培根有句名言:“史鑒使人明智,詩歌使人巧慧,數學使人精細,博物使人深沉,倫理使人莊重。” 基層黨校必須不斷學習,博采眾長,既抓好理論武裝,使之成為政治合格、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組織,又要圍繞掌握基礎性、應用性、前沿性、博覽性的知識,以更大限度地形成麵向時代的應變能力和麵向未來的發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