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基本理論與發展戰略篇(5)(2 / 3)

六、規範培訓管理,實現資源共享

教學管理是黨校教育的重要內容,民族地區縣級黨校應堅持從以下幾個方麵加強教學管理:一是規範培訓機製。加強培訓管理,必須和組織,人事部門銜接協調,協力規範學習紀律、考試考查等各類製度,確保培訓質量。二是健全約束機製。應將幹部參加培訓的表現及成績作為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作為幹部任免的重要依據。三是建立督導機製。組織部門應該定期深入到培訓單位,對幹部教育培訓工作進行檢查指導,準確掌握幹部參加教育培訓工作情況,及時解決培訓過程中的問題與困難。四是根據當前基層培訓機構規模小、能力弱、任務少的特點,探索以黨校為主體,調整合並其他部門的基層培訓機構,成立培訓中心。如將電大、衛校、教師進修校、勞動力轉移培訓中心等具有一定培訓職能的機構進行優化組合,實現資源共享,既加強師資力量的整合、增加教學安排的靈活性,又可以提高各種設備利用率,大幅度降低培訓成本。

(作者係和政縣委黨校講師)

縣級黨校發展中的難點與對策

李雪映

黨校從1933年誕生以來,在“實事求是”旗幟的指引下,已走過70多年的曆史,師資隊伍不斷壯大,在普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提高各級幹部的整體素質方麵,取得顯著的成績。但在新的曆史條件下,縣級黨校在進一步發展中也麵臨諸多困難和問題。本文就縣級黨校發展中麵臨的難題和解決的辦法予以分析和探討。

一、縣級黨校目前發展中麵臨的主要難題

1. 經費保障難。一是投入渠道狹窄。縣級黨校除人員工資外,財政幾乎沒有其他撥款。二是創收無門。隨著函授生源的枯竭和停辦,一些縣級黨校的基本辦公費(水、電、曖)出現了困難,使縣級黨校的生存麵臨著挑戰。

2. 陣地建設難。教學基地是現代幹部教育的場所和載體。從辦公教學場地看,許多縣級黨校還不如農村中小學。有些黨校是上世紀70年代建成的,辦公地點狹小擁擠,破陋不堪;有些黨校租用其他單位的房子辦公,偶爾,租借教室辦班等等。在這種情況下要保證培訓質量和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3. 設備更新難。一是信息化建設普遍落後。微機教室、校園局域網、中央黨校C級站等由於沒有資金配套,不能正常運轉,有的縣黨校至今沒有建成這些基本的信息化設施;二是配套設施建設落後。一些黨校設施設備還停留在七、八十年代水平。

4. 資源整合難。有的地方從“擴大規模、集中辦學、資源共享”出發,搞了“培訓資源整合”。如某縣提出黨校與農廣校、電大、教師進修學校等整合在一塊,結果出現了這樣的問題:一是黨校的職能發生了改變。“黨校是在黨委直接領導下培養黨員領導幹部和理論幹部的學校,是黨委的一個重要部門。”整合後,成立了“××縣教育培訓中心”,丟掉了黨校這塊牌子,似乎成了教育局的下屬單位,性質、規格都發生了變化。二是培訓對象、培訓理念、培訓方式方法、培訓目標發生了變化。黨校培訓重點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強調理論聯係實際,強調黨性鍛煉,培養忠誠於馬克思主義、德才兼備的黨員領導幹部和理論人才。而“培訓中心”沒有這個培訓目標和任務,幹部培訓的“主陣地、主渠道”作用也就得不到充分體現。三是由於上述隸屬於不同部門,簡單的整合在一起,搞不好,會造成1+1<2的負效應。其實這種整合並沒有對功能相近的行政學校、講師團、組織部電教中心、農村黨員遠程教育進行整合。從目前看,這種整合從統一規劃、統一領導以及人、財、物等培訓資源的合理配置來講,是一件好事,也有利於黨委、政府對培訓工作的有效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