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任何工作,都要努力把握其特點和內在的規律性,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從事黨校教育工作,也要把握黨校教育的特點和規律,但這並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要繼續大規模培訓幹部,大幅度提高幹部素質,這對黨校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麵對新形勢新任務,如何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準確把握黨校教育培訓工作的特點,為培養造就高素質的幹部隊伍、為黨的幹部教育事業和黨的建設做出應有貢獻,是黨校必須認真研究解決的一個重大課題。在實踐中我們認識到,必須積極探索黨校教育規律,深刻認識黨校教育的特殊性,正確把握黨校教育的普遍規律,才能不斷提高辦學水平,增強黨校教育培訓的實效性,真正發揮好黨校作為培訓黨員領導幹部的主陣地和主渠道作用。
一、堅持黨校姓“黨”
黨校是在黨委直接領導下培養黨員領導幹部和理論幹部的學校,是黨委的重要部門,是培訓輪訓黨員領導幹部的主渠道,是黨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機構。黨校姓“黨”就是要堅持黨校辦學的政治方向,堅持黨校辦學的黨性原則,把黨校事業作為整個黨的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把黨校工作放到全黨全國工作的大局和黨的建設的全局中去認識、去把握、去部署,緊緊圍繞黨的中心任務和幹部隊伍建設的需要,緊緊聯係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形勢新任務,充分發揮“三個陣地、一個熔爐”的作用。胡錦濤同誌和習近平同誌關於黨校工作的重要指示都把黨校姓“黨”作為根本原則。今天,堅持黨校姓“黨”的原則,就要站在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高度,把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貫徹到黨校教學科研工作中去,努力提高領導幹部的執政素質和執政能力。
二、堅持理論聯係實際的學風
黨校教育的特殊性決定了黨校教育一定是要堅持理論聯係實際的方針,一定以“實事求是”作為黨校的學風和校風。這就要求黨校的教學和研究必須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著眼於馬克思主義的應用,著眼於對現實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於新的實際和新的發展。貫徹理論聯係實際的原則,就是要求教師的“教”要理論聯係實際,學員的“學”也要理論聯係實際。
三、堅持以素質能力的培養和提高為主的教學目的
提高領導幹部的素質能力,是加強執政能力建設的必然要求,也是黨校教育的根本目的。黨校教育能否切實提高領導幹部的素質能力,是衡量黨校教學質量的基本標準,是認識和把握黨校教育規律的落腳點。1938年10月,毛澤東同誌在《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一文中講得很清楚:“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有了正確理論,有了正確路線,有了正確的政策和策略,能不能把正確的理論付諸實踐,能不能堅持正確路線不動搖,能不能在正確的政策、策略指導下開拓工作的新局麵,能不能在不斷變化的實踐中,不斷地進行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關鍵在領導幹部,關鍵在領導幹部的素質能力。領導幹部的素質能力高不高、強不強,最根本的要看能不能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因此,黨校教育不是一般的知識傳授,而是政治培訓、黨性培訓、理論培訓,是素質培訓、能力培訓。
四、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為主課
黨校教育的總體要求是,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按照實事求是、與時俱進、艱苦奮鬥、執政為民的要求,尊重和研究幹部成長規律和黨校教育規律,針對幹部成長的特點和需求,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為主課,培養忠誠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德才兼備的黨員領導幹部和理論幹部。黨校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為主課,這是由黨校的性質決定的,也是黨校有別於其他幹部教育培訓機構和高等學校的顯著特點。
五、堅持教學內容充實和創新,根據形勢和任務的要求,不斷優化黨校教學布局
當前,在世情、國情和黨情發生深刻變化的情況下,為了更好地發揮黨校的職能作用,按照中央的相關要求,黨校教學布局,著眼於提高黨員領導幹部的領導素質和執政能力,以掌握理論創新的最新成果為重點,夯實學員的理論基礎;以把握時代特征和國際經濟政治形勢為重點,拓展學員的世界眼光;以強化大局意識和應對複雜局麵為重點,培養學員的戰略思維;以堅定理想信念、增強宗旨觀念和改進作風為重點,加強學員的黨性修養。根據形勢和任務的要求,不斷充實和創新教學內容,優化黨校教學布局。各級黨校要結合自身實際,努力創新教學方式,大力推行研究式教學,綜合運用講授式、案例式、模擬式、體驗式等教學方法,不斷優化黨校教學的質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