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義弟穆念喜刀劍,齊王大婚惹爭議(2 / 2)

“如若暴雨,臨淄城必定水患,可是王大婚,宮中和城中所有侍衛都不可私自調遣,那到時不是……”

“這也我心煩之處。日子是後勝找太卜親算親訂的,如若現在我們稟告王推遲大婚,就算王同意,後勝這老斯也不會同意的,畢竟是他的女兒”,薛忌轉身麵對樂天,“還有就是,王大婚要花費大量錢財,如若……哎,拿什麼來做城中的治理和供給呀?!”

“不行!我們得去稟告王,不能拿城中百姓的性命開玩笑”。

“好,薛忌願同郎中令一起當殿上奏!”。

兩人急匆匆的去往朝和殿。

到了朝和殿,一名殿前侍人攔住二人說,“對不起二位大人,王正同丞相商量大婚事宜”。

薛忌上前道,“我們有急事要稟王,也是關於大婚的,還勞公公通報”。

“既然這樣,二位稍等,灑家這就為二位大人通報”。

不一會兒,侍人從殿中出來,告訴薛忌他們可以進去了。

一進大殿,薛忌和樂天就看見後勝和太卜立於殿旁。

“二位來的正好,剛才舅父拿來一副大婚時的司儀圖給寡人,真是氣派非凡。就連城中如何掛燈,如何灑地都安排的井井有條。真是辛苦舅父了”。

齊王命貼身侍人小紀子將圖拿到薛忌和樂天麵前。二人望了望圖,真是奢侈非凡。除了規定大婚時各處懸掛的九千九百九十九隻鑲金墜銀的大紅燈籠外,後勝竟然安排用金箔灑遍大婚時王妃鑾駕所要經過的城中和宮中的所有幹道。

薛忌和樂天憤怒的交換了眼神,雙雙跪於殿上。

齊王見二人如此,蹙了蹙眉問“二位為何如此呀?”

薛忌稟奏,“臣今早用《太陰》和《易經》推算出大婚前三天,臨淄地界會有一場百年不遇的暴雨,到時可能引發水患,實在不是吉象。為了不造成大的損失,臣請大王一切從簡,而且望大王能將大婚時日推遲一月”。

樂天也奏到,“大王,如若到時引發水患,宮中和城中的侍衛無法調遣,臨淄城將麵臨大禍”。

後勝一聽二人這樣說,心裏已是不爽,而且樂天曾讓自己吃了那麼大的一個啞巴虧,現在又來阻撓女兒和齊王的婚事,心中更是肝火中燒,大聲喝道,“二位是何用心?臨淄城幾百年來從未有過水患,現今大王當朝,更是一派祥和的景氣。二位竟然謊稱會有水患,你……你們真是居心叵測……”

“舅父稍安勿躁”,齊王一邊按捺著後勝,一邊起身走到薛忌和樂天的麵前,“二位起身回話。寡人知二位不是喜打妄語之人,剛剛太卜也說過大婚前會有雨,但卻是天降甘露之說,是大吉之象”。

薛忌抬頭看了看太卜,太卜卻神情慌張、眼神閃躲,薛忌頓時明白一定是後勝收買了太卜。

“陛下,大婚的時日不可隨意更改。此吉時吉日是太卜沐浴齋戒三日,依太陰、太陽、八卦推算而出,不會有錯。而且陛下肩負為我齊國延續子嗣的重責,一切皆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如果更改吉時,唯恐會負天命,有損王威呀!”

後勝用胳膊肘碰了碰旁邊站著的太卜,太卜有些哆嗦的附和,“是……是呀,陛下切……切不可隨意更改大婚時日呀”。

齊王聽後勝和太卜這樣說,一時也有些拿不定主意,心裏擔心如果真的要是像薛忌和樂天說的那樣,一旦禍事釀成,自己可就招來千古罵名;但如若不是,別人肯定會以為自己毫無主見,稍微的風吹草動就盡轉乾坤,王威損盡,顏麵何存。齊王踱著步子又想,其實後勝說的也沒錯,臨淄城幾百年都沒有水患,怎可能一到自己大婚就水患那麼嚴重,而且連天天卜卦的太卜都說沒事,那也應該不是問題;退一步,就算到時真的出了事,那也是後勝和太卜的責任,跟自己何相幹。

於是,又跪坐到自己的王榻上說,“寡人決定了,還是依舅父的意思辦吧”。

“陛下請三思呀”。

“陛下要為百姓著想呀”。

薛忌和樂天想再次勸說,可是後勝厲聲喝道,“放肆!郎中令是覺得陛下是昏君,不為百姓著想?”

“陛下,樂天不是這個意思,樂天是擔心一旦……”

“郎中令你越職了吧!還請郎中令負責好宮中和城中的守衛就好,這等天象吉時之道不是你該管的”。

“你……”

“好了好了,別吵了,都下去吧,一切就依舅父。寡人有些頭疼,想休息了”。四人無奈都出了朝和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