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下了山,跨過了丘陵,有一片草坪,茂盛蒼綠厚實,踏上去軟軟的,大自然賦予人們一條綠色地毯,吳媽看見有一小片細辛,葉子大,吳媽趕緊摘了許多,又多了一道素菜。啞吧停了下來,他看見一大片的絞股藍,這是一極好的中草藥,他以前經常幫老爺摘,絞股藍既可以降血壓,也可以減肥,又可以做菜,雖有些苦味,但具有清火作用,是好東西,啞吧脫下了衣服,吳媽也幫作摘了起來,啞吧和吳媽想醫生一定需要的。
招女婿在走路的時候,經常翹起一後腿,尿上一點,其實並不是尿急,是認路,狗的鼻子嗅覺特別好,走過的路,就忘不了,有人認為狗的眼睛好,有人認為狗的腦子好,其實錯了,狗是靠嗅覺來認路的。招女婿對著西下的太陽,看著啞吧、吳媽汪汪汪的叫了幾聲,不是叫他們欣賞落日的餘暉,叫他們可以回家了,招女婿就直接向前走了,啞巴和吳媽跟在後麵。
到了醫生家裏,醫生家的灶間煙囪,已經冒出了炊煙,醫生看了啞吧手裏的烤羊肉,覺得很奇怪,眼裏露出驚奇,這裏沒有商店,沒有住家,這烤羊肉是變出來的,啞吧又拿出絞股藍,醫生睜大眼睛看著啞吧,吳媽說:“啞吧采中藥可懂了,又把捉野山羊的經過,講給醫生聽。”醫生聽了,翹起了大拇指。吳媽直接走進了灶間,幹起了活,吳媽幹家裏的活挺勤快的。所以吳媽還是挺招人喜歡的,張寡婦在競爭中徹底放棄了,幹脆睡個舒服,直到飯菜放到桌子上,張寡婦才伸伸懶腰,上了桌,擺出一副見過大世麵的樣子,還是拿了一道具手帕,是不是放到嘴邊,就是忘了眼屎沒擦。
今天這一桌,是藥膳宴,枸杞炒芹菜,紅色的枸杞綠色的芹菜,非常能勾起人的食欲,野山菇炒野香菇,雞裏麵塞了當歸,人參,肉片炒絞股藍,油炸竹蟲,柑橘皮燒排骨湯,用麵盆裝了烤羊肉,開飯了,醫生拿出楊梅浸酒,楊梅挺大而且是黑紅色的,醫生給每人倒了一杯酒,啞吧開始用手比劃,吳媽十分高興的當起翻譯,“感謝醫生救命之恩。”醫生搖搖手:“做了應該做的事,不用謝。”吳媽很懂事的問夫人:“我可以去喂一小狗嗎?”“可以可以。”夫人很自然的回答,招女婿和貴賓一樣,怕藥味,就站在門口,做起忠實衛兵,吳媽裝了一大碗肉,又倒了一大碗牛奶,送到招女婿前,招女婿汪汪汪的叫了幾聲,後腳站了起來,前腳並在一起作揖,顯得感恩而且懂禮貌。
第二十六章
第二天早上,吃完了早飯,啞吧他們正準備上路去桃花村,醫生家門口停了一輛馬車,趕馬車的是一個三十左右的男子,馬車上坐著一人六十開外,滿臉的皺紋,每一條皺紋都是一個故事,馬車上墊了厚厚的幹草,幹草上麵鋪了一條棉被,上麵躺了一個人,臉上蓋了一塊布,看不清臉,張寡婦激動的叫了起來:“耿剛耿剛!”耿剛正在抽香煙,聽到有人叫他,立即掐滅了煙頭,對著張寡婦激動的叫了起來:“姨媽!”耿剛就是張寡婦要給健美做媒小夥子。張寡婦有些自豪,對著啞吧說:“這就是給健美做媒的小夥子。”啞吧看了看耿剛,是一個正宗的農民,五官端正,皮膚黑裏透紅,人不高,但很壯實,像個木墩,看上去是個過日子的人,就是說三十二歲,長得有點急,啞吧拍了耿剛肩膀一下,像是打招呼,同時看看耿剛的力量。
啞吧和耿剛巴馬車上的人抬了下來,送到醫生麵前,醫生看完了病,並給開了藥,啞吧和耿剛又把他抬到馬車上,吳媽先把招女婿放上馬車,啞吧緊跟著上了馬車,然後拉了吳媽一把,耿剛把病人安頓好,就把張寡婦也拉上了馬車,耿剛自己則坐在馬的後麵,一聲“駕”馬車就滾動了。
耿剛在桃花村也算是個人物,村裏有人生病,都是耿剛駕著馬車送去看醫生的,走出在大山的,就耿剛和一個五十左右的男人,其餘的人根本走不了三天的山路,尤其是寛不到一米的懸崖,掉下去就是粉身碎骨,永垂不朽了,桃花村很閉塞,就二個月耿剛,收集起村裏的農產品,耿剛用獨輪車推到縣城,換成日用品,再推回村裏,隻能用獨輪車,道太難走,耿剛一點私心也沒有,每回分東西,耿剛都十分公正,百姓十分信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