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皂劇源於西方,最早的肥皂劇指20世紀30年代美國無線電廣播中播放的一種長篇廣播連續劇,由於當時的讚助商主要是日用清潔劑廠商,其間插播的廣告也主要是肥皂廣告,“肥皂劇”之名便由此而生。現在一般指的是家庭婦女一邊做家務,一邊心不在焉地收看的囉裏囉唆講述家長裏短的長篇連續劇。肥皂劇已經成為西方社會大眾文化的重要內容,為此,也引起了越多人的研究興趣。
“奧斯卡獎”的由來
奧斯卡金像獎的正式名稱是“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1929年設立,每年一次在美國洛杉磯舉行,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頒發。
關於“奧斯卡”這個名稱的由來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1931年的一天,藝術與科學學院圖書館管理員瑪格麗特·赫麗克在仔細端詳了金像獎後,便大聲驚叫起來:“啊!這塑像看上去多麼像我的舅舅奧斯卡呀!”正巧,一位新聞記者聽到了瑪格麗特·赫麗克的驚呼聲,便在報道裏介紹了鍍金塑像,並寫上了一句:“藝術與科學學院的工作人員稱呼他們的金塑像為‘奧斯卡’。”
當金塑像成為電影獎的標誌時,“奧斯卡”的名字也同時在世界各地傳開。
奧斯卡獎項是如何設置的
奧斯卡獎可分成就獎和特別獎及科學技術獎三大類。成就獎主要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劇本、最佳導演、最佳表演(男女主、配角)、最佳攝影、最佳美工、最佳音樂、最佳剪輯、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化妝、最佳短片、最佳紀錄片、最佳外國語影片等。特別獎則有榮譽獎、歐文·撒爾伯格紀念獎、瓊·赫肖爾特人道主義獎、科技成果獎和特別成就獎。在上述眾多獎之中,最具影響的為最佳影片獎,而最佳男女主角獎屬表演獎,獲獎人有“影帝”與“影後”之稱,是男女演員們渴求的殊榮。
好萊塢
好萊塢是當今聞名的電影名城,但鮮為人知的是,它的奠基人卻與電影毫無關係。
1886年,洛杉磯已成為一個擁有5萬人口的城市。哈維·威爾科克斯在該城市附近的一個山穀裏買下了一片無花果果園,並給這片果園起了一個響亮的英國名字——好萊塢,它的英文意為“冬青樹之林”。
1911年10月,一批從新澤西州來的電影工作者以每月30美元的價格租下了當地一家客棧,創建了好萊塢的第一個電影製片廠——內斯特影片公司。該公司很快就開始攝製影片,並把電影底片送往紐約複製。因此,電影觀眾們從影片中看到了好萊塢的錦繡風光。
後來,好萊塢變成了盡人皆知的電影王國。
百老彙
美國的“百老彙”原來是紐約市內二條大街的名字,意思是“寬大的街道”,中國人將它音譯成了“百老彙”。在這條大街上劇場林立,經常演出話劇、歌劇、舞劇、歌舞劇和音樂劇等。不僅本國的劇團來此演出,外國的劇團也經常到此演出,於是“百老彙”便成了美國的戲劇中心,也是美國“劇院業”和紐約“娛樂業”的代稱。
戛納國際電影節
戛納國際電影節開始於1946年,如今已成為世界最有聲望的電影節之一。戛納國際電影節於每年的5月份在法國南部小城戛納舉行。該節除設有比賽項目外,還有“導演15天”、“評論周”、“一瞥”、“金攝影機獎”以及電影交易等多項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