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後進生具有這樣一些心理特征:
①貪玩、不願學、意誌薄弱。雙後進生意誌薄弱,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不認真聽課,學習成績差,隨之產生厭學心理。他們精力充沛,活潑好動,但是非不清,不能用正確的道德觀念戰勝不合理的要求和不良的思想行為。有時,他們想變好,特別是老師找他們談心後能“好”幾天,但由於意誌薄弱,過幾天又會恢複原狀。
②自卑與自尊共存。雙後進生和其他學生一樣都有強烈的自尊心和好勝心,他們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和理解,但他們成績差又經常犯錯誤,往往遭到諷刺和冷落。所以,自尊心受到嚴重傷害,便產生自卑心理。但是,他們為了滿足自己的自尊,故意和老師對著幹,頂撞老師,表現自己有“能耐”,並把打架、破壞紀律當成英雄行為,以此為資本炫耀自己,以達到矛盾心理的平衡。
③用“對立”保護心中的疑懼。雙後進生看起來無法無天,其實,他們犯錯誤後心虛,怕老師、家長。有時,老師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甚至無意中的一句話都會引起他們的衝動與憎恨。他們還常常錯誤地認為老師的教育是故意找麻煩,家長的教育是嫌棄他們,同學的幫助是嘲諷他們,從而采取疏遠、回避、警惕的態度,如果誰“觸犯”了他們,他們就會采取粗暴無禮的行動。
④感情用事,服軟不服硬。平時,我們看到,雙後進生對他們所佩服的人很講義氣。他們在學校和家庭經常遭到指責和冷遇,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很少得到愛,一旦有人給他們愛護、幫助和支持,便會很快與這個人交上朋友(但常因分不清是非而交上不三不四的朋友),他們對教育的態度是,服軟不服硬。
那麼,如何對雙後進生進行教育呢?
1.早抓,從小抓,防微杜漸。雙後進生的形成和轉化有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雙後進生一般在小學四五年級開始形成,初中階段開始惡化,所以,要早抓,從小抓,防微杜漸。
2.抓基礎,幫學習。雙後進生經常犯錯誤與他們自身知識貧乏有關,僅抓思想教育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在做雙後進生的工作時,一定要幫他們把學習搞上去,這是轉變雙後進生的根本措施。
3.正麵教育,循循善誘。雙後進生自尊心強,愛麵子。他們做錯了事,不要不問青紅皂白,開口訓斥,諷刺挖苦,更不要揭老底算“舊賬”,也不要隨便當著眾人麵批評他們,防止產生對立情緒和逆反心理,要盡量先找出他們身上的積極因素和“閃光點”,及時給予肯定。先拉近他們與教師的距離,再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幫助他們找出犯錯誤的原因和改正錯誤的方法,啟發他們明辨是非,促使他們自覺地改正錯誤。
4.教育工作者要有高度的責任感,真正熱愛後進生。現在,都提倡熱愛差生,可雙後進生時常給教師帶來意想不到的麻煩,致使一些教師無論如何對他們也愛不起來。所以,要真正地愛後進生,教師必須具備高度的責任心和事業心,放下架子,充分了解他們,真正和他們交朋友,真正地愛他們,取得他們的信任,然後再進行教育,效果就好了。
青少年的思想遠沒定型,他們的可塑性還很強,落後隻是暫時的。隻要我們掌握他們的心理特點和形成原因,采取科學的教育方法,他們是會變好的,他們中的絕大多數是會成為祖國建設的有用之材的。對此,我們應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