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班主任如何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2)(2 / 3)

9.啟發式談話

針對學生的某一問題,在談話中加以點明,進行啟發誘導,使學生在思想認識上提高一步。這種談話適用於那些不善言詞,與老師見麵後動作拘謹、詞不達意、有緊張心理的學生。

10.慰問式談話

當學生遇到困難、疾病、災禍等時,老師給予安慰問候和予以幫助所進行的談話。這種方法常常能夠消除某種誤解、隔閡、疑慮,使學生產生悔悟心理,感到教師親切可敬,自己應該對得起老師,從而對自己的缺點有正確的認識並加以改正。

後進生的學習習慣培養四法

1.培養認真作業的習慣

要求學生作業幹淨整齊,作業時看清想好才下筆寫,特別注意不要抄錯數字和運算符號,盡量避免因粗心造成的錯誤,盡量少塗改,做到少用或不用橡皮擦。

2.培養有錯必糾的習慣

作業本發下去以後,要求學生首先看看作業中有無錯題,對錯題要尋找分析錯誤原因,及時糾正,避免錯誤對新學知識的影響。

3.培養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

有的後進生不能很好地利用時間,課堂作業布置後不馬上動筆,東摸西看,浪費時間,別人已經做了幾題,他還在找筆找紙,一點緊迫感也沒有。往往時間到了,還有好幾題未做,因此,成績總上不去。為了使他們克服這個壞習慣,要嚴格訓練他們作好課前準備工作。要求他們作業一布置,立即動筆做。經過反複的重點指導訓練後,有這種毛病的後進生逐漸加快了作業速度。形成習慣後,他們在測驗、考試中也能按時完成,成績跟著提高了。

4.培養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

有些學生往往是因貪玩或不懂,為了應付而抄襲作業。針對這些情況,除了要他們重新做作業外,還教育他們正確處理好作業和玩耍的關係,同時,每節課都注意掌握他們學習的情況,及時輔導,並鼓勵他們不懂要敢問,對有進步的,在班上進行表揚。

做好後進生轉化工作的九條規則

1.相信每個學生的能力,並力求讓學生感受到這種信任。

2.對學習後進生來說,必須有一個熟悉材料的過程。不要催促他,要學會等待,直至學生取得成功。

3.必須根據學習後進生原有水平開展工作。要知道,經過一段時間,他們也將分化,分成能力較強、一般和較差三種。學習能力較強的接受得最快,學習開始很快進步;中等程度的則會努力追趕能力較強的;較差的則需要不斷給予幫助。

4.反複複習基礎教材,是做好後進生轉化工作的一種方法。每堂課都是前次學習的延續,都對學習的深入起一定作用。如果教師從15—20節課所包含的課題中能選出主要的問題,那麼,隨著每天的複習,所有學生最終均能掌握這些問題。

5.不要追求龐雜的教學內容,要善於選擇主要的東西,講述它,複習並鞏固之。

6.交往,乃是任何一種教學方法的重要組成內容。如不與學習後進生

開展交往,就不可能收到教學效果。

7.要學會管理班級。教師講述教學內容時,學生都應注意聽講,不要書寫。敘述一部分材料後,立即著手鞏固,讓學生記下,然後再轉入後一部分學習材料。學生在課堂的活動形式應該豐富多彩,譬如,用3~4分鍾時間讓學生認真聽說;2~3分鍾鞏固、複述已講的主要內容;3~4分鍾從黑板上抄寫等等。這一切可用全班展示和獨立作業等方式加以充實。

8.學會引導能力強的學生去教能力差的學生學習。在這種情況下,三個方麵均能得益:優秀生能鞏固已學過的知識,後進生能真正從事學習,而教師則取得了幫助學得最差的學生的時機。讓一個學生到黑板上練習,這種做法收效最差。要學會將全班教學的組織形式與個別幫助每個學生有機結合起來,並以此方式展開教學過程。

9.由於學習後進生的抽象思維能力發展遲緩,最好從發展直觀形象思維人手。應當從業已學過的材料中去尋求這種直觀形象。要把引人入勝的教學方法(包括音樂、詩歌、圖畫、滑板、形象化表演等)引進授課之中,它們將有效地影響學生的情緒、情感、學習興趣。

後進生轉化中的三個關係

1.表揚與批評的關係

後進生經常處於“被告”地位,他們經常看到的是老師和同學的白眼,感受不到集體的溫暖,喪失了進取心,對批評特別是公開批評產生逆反心理。因此,對後進生應以表揚為主,表揚他們的閃光點和點滴進步,以激起他們希望與進取的火花。要以批評為輔,盡量避免在公開場合的批評。在批評時應慎重,做到適時,適度。適時:應在後進生具有正常心態的情況下進行,切忌不要在他們失去理智的情況下“火上澆油”;適度:批評應循序漸進,切忌批評的失真。

2.嚴格要求與耐心說明的關係

後進生的缺點與不足較多,沒有嚴格要求就沒有後進牛的轉變。但嚴格要求應考慮後進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即根據後進生的具體情況,采取區別對待的辦法;不斷提高對後進生的要求,逐步到位。切不可操之過急。兩者關係應是耐心說服基礎上的嚴格要求,在嚴格要求指導下的耐心說服。

3.懲前與毖後的關係。

教育後進生應始終立足於教育,轉化的基點上。要轉化後進生,就應使他們對以前的缺點與不足有正確的認識,引以為鑒,以防止重蹈覆轍。所以,懲前不是目的,隻是為了毖後;毖後才是懲前的出發點和歸宿。隻有懲前,才有利於毖後,隻有毖後,懲前才有實際意義。懲前要力求使後進生心悅誠服,這就容易取得良好的毖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