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和諧世界理念傳承了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的深厚底蘊
和諧世界的理念與中國傳統文化哲學是緊密相連的。作為中華民族獨創的精神財富,和合概念與和合文化有其特定的含義。“和”指的是和諧、和睦、和平、和善;“合”指的是彙合、結合、聯合、融合等。“和合”,就是認可世界的和諧本質,以和平與合作的手段謀得利益,達到一種和睦而至大同的境界。“和合”文化體現在國際關係上,就是主張“和”為主,“和為貴”,反對以強淩弱,幹預他國內政,“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它主張:在和諧世界中,各國內部的事情由各國人民自己決定,世界上的事情由各國平等協商解決,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享有平等參與權與決策權。各國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不將自己的意誌強加於人,不將自己的安全與發展建立在犧牲他國利益基礎之上。
過去30多年的曆史已經證明,中國作為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國家實力和國際地位日益提高,但中國在與世界各國的交往中,始終堅持平等合作、互利雙贏的方針,在實現本國發展的同時兼顧對方特別是貧困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利益。中國多次減免最不發達國家數以百億計的債務就是最好的證明。平等合作、互利共贏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利益共享問題,在具體實踐中也已經超出了經濟範疇,體現在各個領域、各方麵交往當中。和諧世界理念強調要把中國人民的利益與世界大多數國家人民的共同利益結合起來,要使中國的政策主張與世界發展的潮流、曆史前進的方向一致起來。
總之,和諧世界的理念,明確了中國與各國人民攜手努力,推動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的長遠目標。這一理念和目標的提出,從根本上回應了國際社會對中國今後走向的普遍關切,從根本上回擊了形形色色的“中國威脅論”,從根本上回答了人類希望有一個怎樣的世界,以及怎樣構築這樣的世界這些中國和國際社會所共同麵對的重大命題。它向世界昭示了一個正在崛起的負責任的大國,首次以一種全球的視野,對人類社會的曆史發展的終極目標所做的價值思考和人文關懷。
中國的國際傳播,就是本著建設和諧世界的理念,促進世界各國人民對這一理念的理解和認同,共同推動建立世界新秩序。
第四節 構建國際傳播新格局
一、國際傳播是國家綜合國力強弱的重要標誌
國際傳播之所以是國家綜合國力強弱重要標誌,主要原因是以下幾點。
(一)國際傳播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並突出強調了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性。文化軟實力的強大,與它在全球的擴散和傳播密不可分,隻有當這種文化價值觀念在國際社會廣為流行,並得到普遍認同時,文化軟實力會真正得以體現。
(二)文化軟實力是綜合國力的重要內容
綜合國力,是衡量一個國家基本國情和基本資源最重要的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政治、軍事、文化、科技等實力的綜合指標。如何界定衡量綜合國力,國際社會尚無統一定義和計算方法。20世紀90年代,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提出,國家的綜合國力,既包括由經濟、科技、軍事等“物質力”組成的“硬實力”,也包括以文化、觀念和意識形態等無形要素組成的“軟實力”。一般地說,軟實力由三大資源要素構成:一是該國的文化,表現為對其他國家和民眾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二是該國的政治價值觀,表現在社會製度、法律體係、分配方式等方麵;三是該國的外交政策。由此看來,軟實力就是國家影響力。這種影響力是由文化、製度、政治、外交等因素集合而成,大致可分為文化影響力、意識形態影響力、社會製度影響力和外交政策影響力,但這些影響力,最終要通過大眾傳媒和國際傳播得以實現。在這四個影響力中,文化影響力是國家軟實力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如果一個國家的文化能對其他國家產生吸引力,其所蘊含的價值觀念、精神指向、情感表達方式,能得到其他國家的普遍認同,甚至被吸納融合到其他國家的文化中,那麼,這個國家的意識形態影響力、製度影響力、外交影響力自然會得到增強,並產生良性循環和擴張效果。可見,文化軟實力是軟實力的基礎構成和核心內容,提升國家軟實力,從根本上講,就是要大力發展和繁榮文化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