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貞道,“有,他娘在俠士死後,過了幾個月,便生下了這位大英雄,一直撫養他長到八歲…”
朱由東正聽得緊張,卻聽車外頭下人來報,“王妃,幾位夫人都已經到了,正在庵前等著王妃呢。”
朱由東知道故事暫且是聽不成了,不由得嘟起了小嘴。儀貞微笑著摸摸他的頭,“回去接著給你講就是。”
馬車被趕到了紫竹庵外的一個夾道裏,這紫竹庵原不過是個村辦小廟,地方不大,雖是這兩月又修建了兩座大殿,卻仍然地方逼仄,來參拜真神的人不少,自然不可能讓馬車也停進去。
這幾府的女眷隻好在這夾道裏頭下了車轎,夾道外頭是幾府家中的下人,夾道內沒有外人在,倒也偏宜。
來的人除了黃鏡英和德貞順貞之外,還有順貞的婆婆,也是德貞儀貞的親舅媽桓夫人,是在場唯一的長輩,儀貞帶著小東東先給桓夫人見了禮。
桓舅媽拉著小東東看了半天,見小東東生得好看,身板較尋常的孩子高壯不少,且儀態大方,識得禮數,果然不愧是宗室子弟,很是誇讚了朱由東幾句,鏡英和德貞順貞也在一邊笑著附和,說得小東東目光垂下,耳根子都有點紅了。
儀貞摸摸小東東的後腦勺,笑道,“舅娘,姐妹們莫要誇他了,這孩子在家裏也淘氣著呢,天天和他弟弟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這不,怕他留在家裏跟弟弟吵架,我才把他帶出來的。”
朱由東,“…”
今天來這紫竹庵,其實倒是桓夫人的主意,原來這白楊村是桓家的祖墳所在,前兩日正好桓家回村祭祖掃墓,桓夫人聽說紫竹庵中觀音極為靈驗,尤其是這半年來,時有神跡顯靈,不由心動不已,就想帶著全家都來庵內燒香拜佛。
本來她最想的還是想求觀音娘娘保佑她女兒桓婉容,能早點生下兒子,畢竟這好些年了,當年一起婚嫁的各位小姐都是有兒有女,就是嫁到趙家的桓婉容,還隻生了個女兒。
讓兒媳順貞下了貼子請了這幾家的同輩們一起來,不料趙夫人這幾日生病,桓婉容身為兒媳要在一邊伺候,自然就不能來了,桓夫人失望之餘,隻好自己親自上陣,準備替女兒好生求求菩薩,保佑女兒早點生個大胖兒子,當然了,也要保佑自己一家老少平安。
幾人說著話,一邊等著家仆們安排打點。這紫竹庵近來香火極盛,人來人往的倒不好跟著去擠,因此才讓下人去跟那紫竹庵的主持商量了,等一會兒就將大門閉了,不納香客,隻放這幾家女眷進去燒香磕頭。
這些人裏頭倒是桓舅媽最為虔誠,拉著眾人說了紫竹庵神跡顯靈的不少事。順貞身為兒媳自然是諾諾聽從,德貞也很給舅娘麵子,唯有黃鏡英,雖然沒說什麼,卻在那裏,跟儀貞眉來眼去地,顯然是心中有些不以為然。
小東東聽著也有點想瞌睡,舅姥姥的故事一點也不好聽,還是娘講的好,回去讓娘親在馬車上接著講,嗬嗬,不給弟弟聽…反正他那麼小,這麼複雜高深的故事,肯定聽也聽不懂的啦。
約莫過了小半個時辰,庵裏的閑雜人等都散完了,眾人才帶著下人們進了庵。
一進紫竹庵,便聞到一股異香撲鼻而來,與往常聞過的十分不同,略有些甜膩,倒不讓人反感。桓舅媽笑著對眾女道,“這便是紫竹庵中神跡之一了,據說這香寧神靜氣,驅邪避惡,那有了小病小災的人,到庵裏頭聞一聞這佛祖化下的香氣,就百病全無了。”
幾個來到殿中,見佛龕之內,供奉著觀音金身,那觀音像渾身纓絡寶光,比常人略高,眉眼如生,目光低垂慈悲,唇邊微微帶笑,倒似是新塑的。兩邊懸著許多錦旗,上頭都是某某地某某村的善男信女所敬獻,多是有求必應,觀音顯靈之類的字樣。
儀貞隨大溜地跟著桓舅媽下跪燒香,不過不像桓舅媽跪得那般長時間,隻叩了幾個頭便領著小東東出了殿,在殿外頭隨意打量著。
馬上便有兩個年輕尼姑過來衝著儀貞合掌施了一禮,“王妃若不嫌棄,請到客房用些粗茶。”
正好黃鏡英和順貞德貞三人也出了殿,便都笑道,“那我們也一同去叨擾。”
桓舅媽念起經來,沒有個把時辰是出不了的。(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