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左維明那邊想到了辦法,上表要回鄉祭祖掃墓,與致德兄弟二人都要請假一年。
左桓王三個年輕翰林也上本請假回鄉掃墓。
這三個也是害了怕了,原來客氏死了兒子,深恨左家和這一幹關聯的人家,自然不會再提什麼結親之事,偏偏那候荷嬌和梅嬌仍然惦著他們,尤其是風流王禮乾,時不時地還偷著派人送個什麼信啊,帕子之類的。
王禮乾就是再好色風流,也不會跟這樣仇家之女勾搭上,這種外表不美豔,內心卻似羅刹,行事又豪放的菇涼們他是真心惹不起呀。
有了三個嬌做對比,他頓時覺得他老婆德貞簡直從外形到性格到舉止簡直可稱得上是完美好娘子了,幸福指數大大提升了。
連一向對女子有一手的王禮乾都這般想,永正和小桓就更不用說了。
因此三個年輕翰林想著正好跟著回去掃墓,也能躲過這些可怕的客氏女們。
至於剩下的小杜,則打定了主意兩點一線,旁的地方絕不亂入,免得再引事端。
朱常泓則毫無壓力,因他那狠辣無情以梅嬌為人質的舉動,在客氏大小姐心裏埋下了深深的陰影,以至於嚴重影響了候梅嬌後來選女婿的評價標準,不過她的標準變不變,朱常泓是沒興趣知道就是了。
這回小皇帝倒是準了維明的奏本,他也是覺得天下太平,左丞相這個老古怪回去一年,也能讓自己鬆快鬆快,免得想做什麼事還要顧忌著,而且客氏他們也老在小皇帝耳邊說些左維明的錯處,雖然都是無中生有,但說得多了,也難免在小皇帝心中留下些印記。
小皇帝準了維明的假,倒是好言讓維明假滿了就回朝中,不過維明心裏卻是打定主意,再不入朝的了。
當下安排行李,尋了大船十六隻,都停泊在張家灣口,令家中仆從先過去一半,三位公子過去坐鎮著,看著行李。
儀貞和朱常泓也打算跟著同行,他們的行李不算多,隻帶上了十來名侍衛和儀貞貼身的幾個丫環,其餘人留在王府看著宅子。
留下的人裏頭大多是從宮裏出來的宮女和太監,儀貞和朱常泓都對這些人不大歡喜,也不想千裏迢迢地帶過去,到時候反而成了自己身邊的釘子。
就是蘇嬤嬤和汪公公這兩人,還算知機的,這小半年來管理王府倒是兢兢業業,若是不帶去,倒有些刻薄了。儀貞和朱常泓道商量了之後,還是帶上了他們。那些宮女和太監有家鄉在京郊的,若是願意放出府回家也隨意。不過也隻有兩個宮女願意出府,太監們卻是沒一個想回鄉的。
朱常泓讓陸管家把要帶走的東西都歸置好,也送到通州張家灣去。
因八月初一左家就要動身,隻有一兩日的工夫,許多親友們都來相送,便把儀貞送回左府,自己先到張家灣去等著。
儀貞到了左府,維明入宮赴小皇帝的餞行宴去了,家中隻有一幹婦女。
黃鏡英一早就過府相見,眾人說笑一回,用過午飯,正清閑無事,說起外間房屋,清客西賓都去了張家灣,如今都是空空無人。
桓清笑道,“自來京城,便住在這裏,好些房舍都不曾見過,咱們娘幾個如今便去認認房舍罷。”
幾人來到外書房,略坐了坐,見各處修整的精致,黃鏡英便問起這房舍可是要被贖回,桓清道,“正是原價贖回的,這後來裝修的花費,就沒有算在內。”
儀貞想起當日姐幾個一起到花園中,見到的那雲中閣,端地氣勢非凡,頗有些登高望遠的清奇。
“唉,倒是可惜了那園子,來了這些年,也隻去看過一兩回。”
還每次都有事故發生,唉,倒真是可惜了。
桓清笑道,“莫說你們幾個小的了,就是我也隻去看過一回哩,如今那園門鎖也去了,倒是可以隨意進去,就怕去逛了,又惹出些古怪是非來。”
老左這人羅嗦得很,萬一讓他知道了,隻怕又要說園子牆修得不高,不大安全雲雲。
德貞和舜娥都笑道,“咱們多帶些下人婆子,這麼多人手,有什麼可怕的。”
儀貞點頭笑道,“正是呢。我可是有劍在身,正好當個護花使者。”
可惜羅師娘前些日子說是有事要遠行,等日後再去湖北尋自己,不然有羅師娘在,還怕什麼宵小之輩?
這些人也是平時在閨中沒有什麼娛樂,一聽可以去園子裏逛就來了精神,何況是現下再不去,日後就沒機會了,這便點齊了丫環婆子,浩浩蕩蕩一同到花園中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