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 天理昭昭不可誣(2 / 2)

儀貞道,“把孝貞姐姐接到京裏來唄。”

維明笑道,“你姐夫還在病中,怎能接來,何況還有兒女。”

德貞也小聲道,“把他們都接來不就好了。”

維明道,“若是能接,豈不早接來了,隻是那袁氏身為婆婆,豈肯幹休?”

儀貞笑道,“爹爹一向足智多謀,還怕一個鄉間老潑嫗不成?正好哥哥要回鄉考試,考完順便將孝貞姐姐一家接到府裏去,等啟程上京了再派個人通知袁氏一聲就是。難道袁氏還千裏追來不成?”

“去,這說的是什麼話,把人家兒子一家接走,又不是招贅,可不惹人閑話麼?如今孝貞這事,隻能等日後為父回了鄉,再做打算。”

儀貞撇撇嘴,“爹呀,等你回鄉還不知是猴年馬月,隻怕孝貞姐姐等不到那麼長遠了啊。若是孝貞姐姐真有個三長兩短,爹爹你當年可是答應過大伯父要照顧孝貞姐姐的,豈不是失信於人?”

德貞也來火上加油,“爹爹如今在京中做官,也不見升遷,官俸也不多,還不如辭官回鄉去,先救了孝貞姐姐呢。”

維明聽得惱火,呼地站起,“你們兩個可是失心瘋了不成,怎麼胡言亂語頂撞起親爹來了,平日裏學得規矩都到哪兒去了?”

儀貞德貞嚇了一跳,都退後一步,低頭不敢多說。

維明一甩袖子,“好好想想你們的規矩去,此時我也無暇理你們,且等閑了再細細和你們算帳!”便出房而去。心裏卻是暗自苦笑,姐妹之間情義深雖是好事,但這些妮子說的話,出的主意也太大膽妄為了,唉,生了這麼幾個女兒,就是前世來討債的啊,當爹的時不時的就要受些閑氣。

鏡英在一邊沒有言語,聽了她們父女相爭,嚇得心頭撲撲亂跳,等維明走了才小聲問道,“兩位妹妹,又惹得伯父惱怒,這可怎麼是好?”

儀貞笑道,“無事的。我爹爹不過是說說而已,哪能真個地動怒,姐姐莫擔心。”真要責罰,當時便罰了,還費多少工夫不成,哪用得著等秋後算帳。

鏡英見她二人果然麵無懼色,這才放了心,說笑道,“左伯父倒真是位慈父了,我若敢在我家中這般說話,早被打死了不知多少回了。”

儀貞嗬嗬一笑,“說起來不該這般沒大沒小的,不過是從小養成了習慣,時常忘記就是。”

鏡英聽著自是羨慕不已。

儀貞心想,姐是否有些不厚道了?明明知道人家是苦孩子,還一個勁兒的亂顯擺?咳,看來以後要低調,低調…

到第三日,永正和楚卿同著幾十位家人,出京返鄉,王禮乾也和他們同行。

先是黃趙杜三家人,後又有致德一家人,再就是永正他們,這些人都各奔東西,一路無話。

唯有黃家船上,發生了件大新聞。

原來黃小姐身邊有兩個貼身大丫環,名為花奴與侍月,自黃小姐被逼投水之後,便在黃夫人身邊服侍,思想起小姐來,常常流淚傷心,又深恨巧姨娘謀害自家小姐,便時時留心著,看有無機會,為小姐報這深仇。

但黃家也是深宅大院,巧蓮在內院得寵,心腹又多,平時苦無機會,如今起程出京,全家人包了三隻大船,老黃,夫人,巧姨娘及隨身服侍丫環一船,二黃和師爺及隨身小廝一船,另有各色婆子下仆粗使一船。

卻是皇天不負苦心人,兩個丫環輪流暗中盯著巧蓮的稍兒,果然夜深人靜之時,瞧見巧蓮輕手輕腳地向船頭去了。再看旁邊的船上,摸黑跳上來一人,船身微微一震,也朝船頭去了。侍月細細傾聽,便有那無恥悶聲發出,侍月聽得臉紅,忙悄悄回到內艙,尋了夫人與花奴,喚醒黃夫人,黃夫人還有些睡眼朦朧,聽得侍月在耳邊說了一句,登時清醒過來,心中激動不已,強自按捺,輕輕推開旁邊艙門,見老黃正睡得死,邊上本應是巧蓮的鋪位,卻是空空如也。

黃夫人輕輕推醒老黃,“老爺,巧姨娘不見了,快起來去尋。”

老黃睜開睡眼,愣了半晌,果然瞧見巧蓮鋪上無人,還當是她出去起夜,出了什麼事,忙披衣而起,喚了丫頭們,打著燈籠,朝前尋去。

老黃心疼愛妾,自然跑得比誰都快,左右瞧了無人,便幾步趕到船頭,卻見船頭二人,衣衫不整,正摟抱在一處,因有動靜才急忙穿衣,巧蓮身上隻穿著半截袖子,那男子身上還遮著條短褲…卻不是他家的師爺又是哪個?(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