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依法實施好規劃,適時做好規劃調整。規劃實施應遵循經濟規律,即盡力而為,又要量力而行,做到統一規劃、分步實施、小塊起步、滾動發展、開發一片、成功一片,形成良性循環。要注重城市規劃和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總體規劃、詳細規劃和專項規化的銜接,使各類規劃能夠上下一致、相互協調、互相支撐、形成合力,提高規劃的質量和具體實施的操作性。要進一步嚴肅規劃執法,各類項目建設必須符合規劃要求,對違反規劃的行為進行嚴厲查處,充分發揮規劃的綜合調控作用。政府和各部門要充分支持規劃部門的工作,加強對規劃實施的監管,不幹預規劃執行,自覺遵守和服從規劃,努力為規劃執行營造良好的環境。要完善規劃的公示製度,保障社會各界對城鄉規劃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形成全社會齊抓共管的社會氛圍。規劃是對未來的預測,要根據實際情況和發展環境的變化,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進行適時調整,使規劃更加切合實際情況,真實反映發展方向,真正發揮規劃的宏觀指導作用。
二、牢固樹立經營城市的理念,積極推進城市建設從“政府投入主導型”向“市場經營主導型”轉變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化,一方麵,政府擁有了較多的對城市地方國有資產的控製權和決策權,對城市要素的優化配置成為可能;另一方麵,我國的城市化和城市管理進入到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政府不得不麵對城市化加速發展帶來的城市規模快速擴張與城市建設資金相對不足的矛盾,城市經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被推上了實踐的舞台。90年代初,大連市率先提出了“城市是最大的國有資產”,“城市資產保值增值”的“城市經營”理念,城市資源的資本化運營領域和手段得到了極大地拓展,為我國的城市發展帶來了一場深刻的革命。所謂城市經營,就是城市政府運用市場規則將政府在城市建設中的中長期投入最大限度地通過“投入-產出”的資本運動形式表現出來,是城市自然資源從單純的自然形態變為城市資源以及社會資源的建設、發展和形成過程。城市經營是城市在經曆外延式擴張階段後,城市發展重心轉向內部功能完善和優化的必然選擇,城市經營的內涵包括城市土地經營、項目產業支撐經營、存量資產經營和文化、品牌經營,其核心和關鍵是城市土地經營,最終目的是提升城市價值和城市競爭力。經營城市必須樹立城市資源是資本的觀念,必須樹立城市建設管理是一種產業的觀念,必須樹立步入市場天地寬的觀念,必須樹立機製活、事業興的觀念,必須樹立“人人是形象、個個是環境”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