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力性氣胸患者表現為呼吸嚴重困難,口唇、指甲紫紺,脈細弱,血壓逐漸下降。頸靜脈怒張,傷側胸部飽滿,呼吸運動減弱。聽診高度鼓音。觸診氣管、心髒移向健側。患側聽診呼吸音消失。
現場急救:急救的原則是盡快排除胸腔內的積氣,降低壓力,緩解對心髒和縱膈的壓迫,改善呼吸和循環的機能。簡單易行的方法是在患側經鎖骨中線第二或第三肋間用粗針頭刺入胸膜腔內,減輕壓力。在轉送醫院過程中,最好在針頭尾端結紮一橡皮指套。橡皮指套頂端剪開0.5~1厘米小裂口,起活瓣作用,使胸腔內的氣體隻能出,不能進。
如具備條件,可進行胸腔閉式引流。方法是在局麻下,在患側鎖骨中線第二或第三肋間切一小口,放入一個直徑0.6厘米左右的橡皮導管,接一水封瓶引流。應鼓勵患者咳嗽、深呼吸,使氣體盡快從胸腔排出,肺重新膨脹。同時給予抗生素治療,以防感染。一般3天~7天後漏氣的傷口可閉合。如引流後症狀不見好轉,應轉送醫院手術治療。
2.損傷性血胸
由於肺組織破裂和胸內大血管、胸壁血管受傷破裂而引起。如胸內大血管破裂時,出血多而快,病人很快死亡。主要表現為:①傷後胸部疼痛,呼吸困難,肺組織破裂時常有咳嗽、咯血。②胸內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胸腔,病人麵色蒼白,口渴、脈弱、血壓下降。③出血多時,由於胸腔內大量積血,壓迫肺組織,縱膈移向健側,出現呼吸困難、發紺,嚴重者可死亡。④檢查發現氣管偏向健側,患側胸下部飽滿,呼吸時肋部活動減弱。叩診濁音或實音,聽診呼吸音消失。胸腔穿刺可抽出血液。血胸治療不當,可繼發感染為膿胸。
現場急救:①有休克者搶救休克。開放性損傷,應外敷紗布變為閉合性損傷,盡快轉送醫院救治。②胸腔積血多,肺受壓縱膈移位者,應盡快抽血(見常用急救技術:胸腔穿刺)。抽血抽氣後,仍不緩解應盡快送醫院手術治療。③抗生素治療,以防感染轉為膿胸。
六、腹部損傷
中學生上房上樹玩耍從高處跌下,平時玩鬧拳打腳踢腹部,地震房屋倒塌,交通事故或被犯罪分子用刀刺傷等,均可能發生腹部損傷。損傷的嚴重程度決定有無內髒損傷,如有內髒損傷而處理又不及時,就會有生命危險。因而現場急救和及時轉送醫院十分重要。
根據腹部有無傷口,可分為腹部開放性損傷和腹部閉合性損傷兩類。
(一)腹部開放性損傷現場急救
腹部有傷口,多為銳器傷,如刀、剪、槍傷等。
①盡快將病人放在鋪好的擔架上,兩腿半屈膝,以減少腹壁緊張,減輕疼痛。
②如有內髒脫出,不要急於送回腹腔,以防汙染。應用無菌紗布將脫出物和傷口蓋上,扣上幹淨的飯碗,再包紮,使脫出的內髒不受壓,不幹燥。
③如小腸脫出並有穿孔,腸內容物外流,最好用止血鉗夾住腸穿孔處,減少外流物汙染,並用敷料將鉗子包好。
④如腹部傷口較小,脫出腸管卡在傷口,顏色發紫,說明血液循環不好,應將傷口擴大。如脫出腸管未穿孔,卡在傷口處,應立即送回腹腔,以防腸壞死。如脫出的腸管已穿孔,應擴大腹壁傷口,但不能把脫出的腸管送回腹腔,以防加重汙染。
⑤注意病人保溫,不應隨意搬動,不能飲水進食。
⑥如病人已休克,應搶救休克,爭取時間盡快送醫院搶救。途中注意保持病人呼吸道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