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三章 從逛窯子到上北京(1909—1910)(2)(3 / 3)

此中已改名者,陳延壽即陳伯莊、馬仙嶠即馬名海、過憲先即過探先、胡達即胡明複,餘人不知尚有改名者否。

宣統二年(1910)至今為二十四年,此七十人中,死者已近十分之一,其職業不可知者也約有十分之三。

趙元任先生在榜文正麵用鉛筆做了十五個小“×”(我已照排在上麵),並在背麵用原子筆寫:“知道的已故十五人 一九六四再記”,可見從宣統二年(1910)到今天1964年,已五十四年,七十個留學生中,死者已近四分之一了。

趙元任先生又用原子筆標記於下:

榜文從竺可楨處保留的,照相從趙元任處保留的(敖按:照相已製版,放在書前圖版中)。

他又在他自己的名字上麵標上1892年,在胡適名字上麵標上1891年,而在榜文上,兩人同是十九歲。可證榜文有誤,且趙元任比胡適小一歲。

[29]也許胡達正好從榜文順著看下去,也許他也會先看到“胡達”了,可是“仔細一看,卻是‘胡適’,不是‘胡達’”!

[30]胡達與胡適同歲,江蘇無錫人,有三兄弟:胡敦複、胡明複(達)、胡剛複。他留美時初在康奈爾大學治商科,後攻數理。再轉哈佛,得哲學博士學位。是中國科學社的發起人之一。回國後任大同、交通、東南、上海商科等大學教授,1927年任上海政治分會教育委員會委員,任職兩個月後辭去,6月間回家鄉,遊泳淹死,年三十七歲,葬在一個美麗的地方——西湖煙霞洞。著有《高等解析問題》《科學方法》(商務)等書。

[31]同注[27]。

[32]這是他在1934年6月22日晨10時,在清華大學第六屆畢業典禮時演說中的自稱,見1934年6月23日天津《大公報》。他在1960年4月29日,也“敬寫”了“南宋哲人呂祖謙的一句話”——“理未易察”,給他的“母校”清華大學。嚴格地說起來,清華大學實在不能算他的“母校”,他實在也不能說是“畢業”的“老校友”。

[33]《我怎樣到外國去》(《四十自述》五)。

[34]這次送行,反倒害得他白白學了一陣農科!害得他後來不得不轉係!他在1958年12月27日在台東演說《中學生的修養與擇業》(《胡適言論集》甲編),曾說:

民國前二年,考取官費留美,家兄特從東三省趕到上海為我送行,以家道中落,要我學鐵路工程或礦冶工程,他認為學了這些回來,可以複興家業,並替國家振興實業。不要我學文學、哲學,也不要學做官的政治法律,說這是沒有用的。當時我同許多人談論這個問題。以路礦都不感興趣,為免辜負兄長的期望,決定選讀農科,想做科學的農業家,以農報國。

結果學農並未成功,“報國”無從!

[35]《先母行述》(《胡適文存》卷四):

時適在上海,以教授英文自給,本擬次年庚戌暑假歸省;及明年七月,適被取赴美國留學,行期由政府先定,不及歸別,匆匆去國。先母眷念遊子,病乃日深。

又《胡適留學日記》卷四第三十七則《思家》(1914年8月9日):

吾日來歸思時縈懷緒,以日日看人歸去,遂惹吾思家之懷耳。吾去家十年餘矣。丁未一歸,亦僅作三月之留。庚戌去國,亦未能歸別吾母,耿耿至今。

[36]《胡適留學日記》卷十七《歸國記》:

[六年6月]20日到溫哥華(Vancouver)。吾先與張慰慈(祖訓),約會於此。慰慈先二日到,今晨迎我於車站。同居一旅館。慰慈為澄衷舊同學,五年前來美,今在愛荷華大學(University of Iowa)得博士學位。其論文題為A Study of the Commission and Citymanager Plan of Municipal Govern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吾七年前去國時,在上海旅館中與慰慈及仲誠為別,今仲誠死已數年,與慰慈話舊,不勝今昔之感矣。

鄭仲誠事參看第六章注[7],張慰慈名祖訓,以字行。江蘇吳江人。比胡適小一歲。曾任北京大學、北京法政大學政治學教授、財政部秘書、滬寧、滬杭甬鐵路管理局運輸課副課長、上海東吳大學及吳淞中國公學教授、北寧鐵路管理局總務處長、安徽大學圖書館館長、鐵道部參事。著有《市政製度》(亞東)、《政治學》(商務)、《政治學大綱》(商務)、《英國選舉製度史》(商務)、《政治製度淺說》(神州)等書。

[37]《我怎樣到外國去》(《四十自述》五):

我在學校裏用胡洪騂的名字;這回北上應考,我怕考不取為朋友學生所笑,所以臨時改用胡適的名字。從此以後,我就叫胡適了。

胡適一生中,“名目繁多”,據我統計如下:

1. 嗣穈——他父親替他起的,他的三個哥哥嗣稼、嗣秬、嗣秠。

2. 穈——父母對他的昵稱。

3. 穈兒——父母對他的昵稱。

4. 洪騂——行名。也是他父親起的。他的三個哥哥叫洪駿、洪騅、洪。

5. 希彊(強)——早年的字。本《老子》中“自勝者強”。

6. 穈先生——小時候在家鄉的綽號。

7. 麻禾生——小時候“自析吾名”。

8. 觀禾——小時候他母親給他起的“佛名”。

9. 期自勝生——別號。本《老子》中“自勝者強”。

10. 自勝生——別號。本《老子》中“自勝者強”。

11. 鐵兒——別號。他父親號“鐵花”。

12. 胡天——別號。本《詩經》。

13. 藏暉室主人——別號。本李白詩“至人貴藏暉”。

14. 騂——筆名。

15. 冬心——別號。

16. 鐵——筆名。

17. 蝶兒——別號。以上四名僅在《競業旬報》中用一二次。

18. 適——名。正式以“胡適”為名始於去北京參加留學考試。

19. 適盫——別號。

20. 適之——字。二哥起的。本“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之意。

21. 適廣——筆名。“適盫”的另一寫法。

22. 天風——筆名。

23. 藏暉——筆名。

24. 笑——筆名。

25. 少年詩人——少年時別稱。

26. 博士——留美時的綽號,還未得博士學位以前。

27. 胡大哥——朋友間的綽號。

28. 胡博士——一般稱呼。

29. 不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別稱。

30. 到哪兒去——張丹翁等對他的稱呼。此名把“胡適”兩字翻成白話。

31. Q. V. ——筆名。Quo Vadis一書名的前二字母。胡適曾以“胡適”二字為謎語,打一歐洲名小說,即此書。此書譯名為“你往何處去”(Sienkiewicz原著,徐炳昶、喬曾劬譯,商務版;複有譯名即“暴君焚城錄”)。

32. WGT——筆名。

33. Who——筆名。

34. Hu Suh——英名。

35. Hu Shih——英名。

36. H. S. C.——為“胡適之”三字英文拚寫的第一個字母。

37. ユ·テキ——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