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E大調(3)(2 / 2)

2.隻有愛學生,才能體現班主任的基本素質。有了愛學生的思想,班主任才能夠使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和管理工作中去,才能有利於樹立高尚的道德品質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才能自覺地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提高業務水平,具備較強的教學和管理能力;才能真正熱愛、信任和了解自己的學生,建立起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

3.隻有愛學生,才能順利開展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是從了解學生開始的。從許多方麵了解和研究學生是順利進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條件。隻有了解學生,才能在教育和引導學生過程中做到因材施教。班主任和學生構成了教育與被教育、管理與被管理的兩個基本因素,這兩個因素都是人,而情感是人的本質特征之一,愛是情感中最積極的一種態度,是人性本善的體現。針對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的逐漸變化和對求知欲望的不斷增強,作為班主任就是用自己的愛去感染學生,讓愛在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互相傳遞,使每一名學生在充滿愛的環境中健康成長,去爭取更大的進步。對學生深切的愛,正是許多優秀班主任取得成功的奧秘。

愛學生具有多方麵的教育內容

1.愛學生要因人而異,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班主任在教育和管理學生的過程中,需要麵對不同個性的學生。根據班主任的工作實踐,可以把個性差異較大的學生分為三種類型:一是心理或生理存在缺陷的弱勢群體。對於這類學生,我們要細心照顧他們的學習和生活,要用行動使他們明白命運能夠被征服,生活不會拋棄他們,身邊的每個人都會關心和愛護他們,培養他們的自強意識和堅韌不拔的性格。二是在缺少社會和家庭關愛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畸形群體。這類學生的成績一般不夠理想,他們中多數被稱為“後進生”,很少有人關心他們內心的傷痛,使得他們的發展無從談起。因此作為班主任對這類學生要更多地傾注三種愛:母愛——就是傾注深情的母愛,使他們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從關心他們的生活和學習的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師愛——就是對學生的尊重與理解,關心他們的進步,對他們獲得的每一次進步和成績都給予表揚和肯定;友愛——就是和他們做朋友,經常談心或者共同參與活動,將友誼建立在平等理解的基礎上。三是成績優秀的學生群體。從成績上看這類學生是家長、老師的驕傲,教師尤其是班主任容易偏愛他們。其實他們中的多數也要承受來自各方麵的心理壓力:由於成績好容易拉大與其他同學的關係,對成績的執著減少了參與各種活動的動力,與其他同學的交往也越來越少,加上家長和老師的過高期望,容易造成他們心靈的傷害。對這類學生主要是培養他們樹立平等意識、集體精神,通過參加豐富多彩的活動去引導他們進行正確的交往,以此來改善和減輕心理壓力,實現各方麵的協調發展。

2.要用愛去努力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修養和意誌品質。學生良好的道德修養和意誌品質是素質教育中重要的一環。班主任是學校進行教育工作最直接的參與者和組織者,要教育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培養他們的自覺性與堅韌性,離不開對學生的情感教育。克服困難是意誌品質的一個特點。當學生遇到困難時,能夠知難而進、積極克服困難,這對意誌的鍛煉大有裨益。班主任在學生遇到困難時,要熱情地去幫助他們分析原因,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鼓勵他們樹立信心,積極進取,把克服困難的方法和決定付諸行動,用下一次的成功證明困難是可以克服的。要經常用先進人物、革命英雄的光榮事跡教育學生,使他們受到好的熏陶和啟迪。

3.要用充滿友愛之心關注學生,做學生的傾聽者。傳統觀念認為學生還是孩子,應該多管教,不顧及他們的想法。其實愛學生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要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充分發表個人的想法和意願,使學生能夠自信地成長。在學校、在課堂上要留給學生表達的機會,告訴學生提出意見和不同見解是他們的權利,讓學生明白很多事情其實是沒有標準答案的,許多領域是未知的有待探索的。隻要熱情地鼓勵學生,真正地賞識學生,就能看到學生洞開的心靈,就能聽到學生發自內心深處的聲音。此外,班主任通過傾聽,了解學生遇到的困難,及時采取有效的方法撫平他們的苦痛,也有利於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