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過其實。假如“你是我最佩服的”,“你的涵養特別好”,“你的功勞最大”,“你的群眾基礎最牢”,“你是最有德性、最具有全麵的非常難得的人才”等等。這種人為地拔高,誇大其詞地讚揚、評價部屬的做法,是對部屬極不負責任的表現,有時甚至也會使人覺得是一種諷刺,或者也許會使一些談話對象洋洋得意起來,隻能聽好話而聽不進不一樣的意見,其負麵的作用是不用說的。
人前說人。例如“在這方麵×××要比你差得多”,“×××的工作不如你多”,“×××的能力不如你強”,“做這項工作,×××不如你合適”等等。如果領導在部屬麵前說三道四,特別是在談話中涉及他人的缺點和不足,也許會有可能破壞談話的氣氛,還容易產生流言蜚語。
主觀武斷。有這樣一個例子“我所分析的絕對沒錯”,“×××對你的評價是完全對的”,“你別再解釋了,絕對是你的錯或絕對是你不對”,“你所做的、所講的百分之百的隻能由你自己負責”,“你還有什麼可說的呢”等等。如果領導者老是這樣自以為是,不能傾聽和容忍部屬的意見,極易引起部屬的不滿,更甚者使其感到更加的委屈,進一步發生頂撞,其場麵常常令人感到尷尬。
人身攻擊。如“我問你,你長沒長腦袋”,“你真的不配當這個角色”,“少逞能吧,看你那模樣”等等。這類語氣很重的話,那肯定會刺激和傷害部屬的心靈,使其更加感到人格受到了侮辱,更嚴重者,有可能會導致喪失自尊和自信,索性“破罐子破摔”。
居高臨下。如“你不聽也得聽”,“我希望你接受承認這一點”或“你沒意見也好,有意見也罷,反正就這麼定了反正就這麼辦”等等。與其說是談話,不如說是在念一紙命令給人一種受訓的感覺。假如部屬一直感到自己在受訓的話,就會自然而然地產生壓抑感,談話是很難順利進行的。
虛張聲勢。如“你倘若再這樣的話,我就……”,“這是上級要求和有關政策規定,你非得這樣不可,否則,後果自負”等等。這類虛張聲勢的官腔官調不僅會讓部屬喪失對領導本人的親熱和信任,另外聽者也不知所求、無所遵循,那麼談話的最終目的就難以達到。
領導者在與下屬談話時一定要注意以上幾種“忌語”,千萬不要說出口。那樣說,會使下屬感覺到自己沒麵子,領導者也不會得到所要達到的效果。
查爾斯·施瓦布是美國著名企業家,他在工作特別加強自己談話技巧。一天,中午查爾斯·施瓦布路過煉鋼車間,發現有幾個工人在抽煙,而就在他們的頭上,掛著一塊寫有“禁止吸煙”字樣的牌子,這位老板怎麼教訓他的夥計們呢?痛斥一頓嗎?拍著牌子說:“你們不識字嗎?”不,都不是。老板深諳批評之道,他走到這些人跟前,遞給每人一支雪茄,道:“年輕人,假如你們願意到別處去吸煙的話,那麼我將是非常地感謝。”膽戰心驚的工人們心裏是有數的,頭兒知道他們壞了規矩,但他什麼也沒有說,相反送給每人一支雪茄。他們感到了自己的重要,保住了麵子,也就因此而更加敬重自己的土司。這樣的頭兒誰會不喜歡呢?顧全下級的麵子,特別是在批評時,這是多麼至關重要的,可惜的是並不是所有的領導者在談話中批評下級時曾考慮過這些!為了自己的目的和權威,粗暴地對待下屬的感情,挑剔、恐嚇自己手下而從未想到會傷害他們的自尊心,更會損壞領導者自己的形象。當你在部下麵前怒火中燒時,為什麼不事先考慮一番呢?減輕下級的痛苦,就是減少自己的麻煩!
其實談話也是一門藝術,寥寥幾條是無法窮盡其奧妙的,唯有反複實踐,細心體會,才能達到高超的藝術境地。特別是領導者在批評下屬時,談話要有一定的技巧,這樣才會使下屬心服口服的接受,也會使下屬更加尊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