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板橋狼吐虎咽般地吃完酒肉後,他才意識到,連人家尊姓大名還不曉得,就糊裏糊塗在人家這裏大吃一通。現在酒足飯飽,總不能就這麼一甩袖子就這麼走人吧!
但是,又該怎樣答謝老人家呢?留點銀子吧,不僅太俗,而且自己出來散步設帶錢呀。於是,他對老者說:“今天能與您老邂逅,實在是幸會,感謝熱情款待,我無以回報,請您找些紙筆,我畫幾筆,也算是給您留個紀念吧!”
老者看上去還有些不好意思,連聲說:“吃頓飯不過是小意思,何必放在心上呢?”
鄭板橋以為老者是不稀罕他的書畫,便自誇說:“我的字畫雖算不上極佳,但還是能換些銀子的。”
老者這才把筆找出來,鄭板橋畫完,又問老者的名,老者報了一個,鄭板橋覺得耳熟,但又想不起來是怎麼回事,還在落款處題上“敬贈某某某”。看看老者滿意地笑啦,鄭板橋這才起身告辭。
過了一天,這幾幅字畫就掛在大富豪別墅的客廳裏,大富豪還請來賓客,共同欣賞。賓客們原以為他是從別處高價購買來的,但一看到字畫上有他的大名,這才相信是鄭板橋特意為他畫的。這個消息傳出以後,鄭板橋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又沿著那天散步的路線去尋找,發現那原來是座無人居住的宅院,這才意識到,由於自己貪吃他人狗肉,竟然落人人家的圈套,不小心上當了啊!
可見,求人辦事,就要“利”字當先,有了對方所關心的切身利益,什麼事情都好辦。
在古時候,買官、訴訟、嫁娶、辦事,無不送禮。當然,這個“禮”也有等級之分,禮愈重,則表示愈有身份麵子愈大;受者,便得鄭重考慮如何等量還禮的事了。這叫做“禮尚往來”。常言道“無功不受祿”,“無功受祿,當之有愧”,反過來說,一旦“受”之,便表示定會當之無愧,這時,你再去求他辦事,就是很容易了。
既然有求於人,就要送禮,那麼,送禮就要爭取每次都達到目的,不要“舍得孩子也套不著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就是因為沒能正確地送禮,送禮也有一些講究,一些技巧:一般來說,禮物太輕,意義不大,很容易讓人誤解為瞧不起他,尤其是對關係不算親密的人,更是如此,而且如果禮太輕而想求別人辦的事難度較大,成功的可能幾乎為零。但是,禮物太貴重,又會使接受禮物的人有受賄之嫌,特別是對上級、同事更應注意。除了某些愛占便宜又膽子特大的人之外,一般人就很可能婉言謝絕,或即使收下,也會付錢,要不就日後必定設法還禮,這樣豈不是強迫人家消費嗎?如果對方拒收,你錢已花出,留著無用,便會生出許多煩惱,就像平常人們常說的:“花錢找罪受”,何苦呢。因此,以對方能夠愉快接受為尺度,選擇輕重適當的禮物,爭取做到少花錢,多辦事;多花錢辦好事。
很多求人辦事的主都是下級,是平頭百姓了,沒權沒勢沒關係,到了“衙門”辦事誰也不認識,遇到個官僚的,小事情他給你說大了,說玄乎了。很簡單辦的、該辦的事情,他給你弄複雜了,大呼有背原則。嘴上還甩給你個“研究研究”,那你就得給他“煙酒煙酒”,給他一些實際的利益,不然就是將事情這麼拖著,放在那裏不給你辦,你就得給他一些關於他切身利益的好處,讓你深深地領悟一回孔子說的“非禮勿動”的新解。
求人辦事,給被求人一些“切身利益”是少不了的,隻有他得到了好處,他才會認為你是個明白人,願意為你出麵辦事。而如果他從你那裏一無所獲,他根本就不會願意為你辦事。所以,求人辦事,要機靈一點,根據他人的“需要”,給別人一些好處,讓他更快、更好地為你辦事。有了利益開道,什麼事都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