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用“切身利益”蠱惑人心(2 / 3)

一般來說,“有來有往,互為交換”是人與人之間一種非常正常的心理,如果要請人幫忙辦事,當然就得考慮以什麼東西作為回報,而所謂的回報,可以是物質的,也可以是非物質的。一個真正成熟的、善於辦事的人,往往就是在這一點上能夠顯示出自己的與眾不同。

我們中國有句俗話,叫做“吃人家嘴短”。也就是說一旦接受了人家的好處,沾了人家的便宜,再拒絕起人家的請求來,就不那麼好意思開口了。中國人重人情,講麵子,“滴水之恩必當湧泉相報”,聰明人運用這一方法,幾乎沒有一次不靈驗的。

鄭板橋是清代著名書畫家“揚州八怪”的代表人物,他就曾被這種糖衣炮彈打中,平白吃了一次啞巴虧。

鄭板橋的畫畫的很好,他擅長畫竹、蘭、石、菊,字寫得也棒。他那幅“難得糊塗”的複製品,今天大街小巷仍隨處可見,當時,慕名上門來求他字畫的人不少,鄭板橋也很不客氣,寫了一張價格表貼在大門上,上麵寫道:“大幅六兩,中幅四兩,小幅二兩,條幅對聯一兩,扇子鬥方五錢。凡送禮物、食物,總不如白銀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現銀則中(衷)心喜樂,書畫皆佳。禮物既屬糾纏,賒欠尤為賴帳。”這種明碼標價,足見鄭板橋是個直爽的人。

然而,鄭板橋恃才傲物,鄙視權貴,一些達官顯貴想索求書畫,哪怕推著裝滿銀子的車來,也都會鄭板橋拒之門外。

當時,有位富豪蓋好了一幢新房,豪華富麗,但就是缺少點斯文氣息。有人建議,何不弄兩幅鄭板橋的字畫,往客廳裏一掛,就顯得格外的脫俗脫了。富豪聽了這個建議,覺得很好,就帶足了銀兩往鄭板橋家裏跑。鄭板橋一看又是達官顯貴,照例被擋在門外,理由無非是先生外出、不舒服、在練氣功等,那富豪去了好幾次,但每次都是以上麵的理由拒絕了。

後來,那位富豪與他的一位大官朋友閑聊時,說到了這件事,那位大官說:你怎麼連鄭板橋是什麼人都不曉得?別說你啦,我想要他的畫,要了好幾年,到現在都還沒到用呢!

那富豪一聽這話,來了精神,誇下海口道:“瞧我的,不出幾天,定能弄幾幅字畫來,上麵還要讓他題上我的大名。”

於是,那位富豪派手下的人四處打探鄭板橋的生活習慣和各種愛好。這一天,鄭板橋出來散步,忽然聽見遠處傳來悠揚的琴聲。曲子甚雅,不由得感到非常好奇,這附近沒聽說有什麼人會奏琴呀?於是,循聲而來,發現琴聲出自一座宅院。院門虛掩,鄭板橋推開門走了進去,跟前的情景讓他大感驚訝:庭院內修竹疊翠,奇石林立,竹林內一位老者鶴發童顏,銀髻飄逸,正在拂琴而鳴。哎呀,這分明是一幅美圖啊!

那談琴的老者看見他,立即嘎然而止,鄭板橋見自己壞了人家興致,有點不好意思,老者卻毫不在意,熱情讓他人座,兩人談詩論琴,相談甚歡。

當他們談得正高興的時候,突然,傳來一股濃烈的狗肉香,鄭板橋感到很詫異,但口水已經忍不住要流下來。一會兒,隻見一個仆人捧著一壺酒,還端著一大盆噴香的狗肉,送到他們麵前。一見狗肉,鄭板橋的眼睛就粘在上麵,老者剛說個“請”字,他連故作推辭的客套話都忘掉了,迫不急待地去吃他最愛吃的狗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