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真誠讚美,患難與共見真情(1 / 2)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擁有他人的讚賞。”渴望別人讚美是人的一種高級心理需要。社會心理學家認為,受人讚揚,被人尊重能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動力和自身的價值。在某種意義上甚至可以說,人去拚搏,去取得成就,目的之一就是為了贏得他人和社會的讚許和重視。

讚美別人,是對他所付出的努力的一種肯定,是對其工作所取得成就的一種欣賞,是對其繼續向前發展的一種激勵。對於強者,讚美使他更加自信;對於弱者,讚美使他發現自己還有用武之地;對於惡人,讚美可以喚醒他殘存的良知,改邪歸正;對於善良的人,讚美是對其不求回報的最好報答。僅僅因為一句讚美,可能就此改變一個人的態度和行動,從此影響他的一生。

讓對方受到自己的肯定,他會感受到自我價值得到認可。讚美以高於實際的希望形勢出現,肯定了自尊心,促進對方為達到更高的自己而努力。讚美別人,是自己給別人留下良好印象的開端,讚美別人要細微不海口,時間長短要,以現場來確定,既不太長也不要三言五語,這樣即使當時交談沒結果,也會為下次打下良好基礎。真誠的讚美別人,是高速發展經濟不可缺少的談判步驟,也是立足商戰之中的有力武器。

真誠地讚美,尤其是困難的時候

真誠地讚賞是約翰·洛克菲勒待人的成功秘訣。他的合夥人之一愛德華·貝弗在南美的一次生意中失手,使公司損失了100萬美元時,洛克菲勒大可指責一番,但是他並沒有這樣做,他知道貝弗已經盡力了——再說事情已經發生並且過去了。所以洛克菲勒另找其他的事稱讚貝弗,說他幸而保全了60%的投資金額,“太棒了,”洛克菲勒說,“我們並不能每次都這麼幸運。”洛克菲勒的一句話讓貝弗深深地感動,洛克菲勒是如此的理解自己,給自己台階下,他在心中對洛克菲勒充滿了感激,也成了洛克菲勒重要的合作人之一。

讚美別人,仿佛用一支火把照亮別人的生活,也照亮自己的心田,有助於發揚被讚美者的美德和推動彼此友誼健康地發展,還可以消除人際間的齟齬和怨恨。讚美是一件好事,但絕不是一件易事。讚美別人時如不審時度勢,不掌握一定的讚美技巧,即使你是真誠的,也會變好事為壞事。

用真誠來讚美別人,是對別人的言行、素質和眾多高於群體和自己的評價。“真”就是不存在偽的一麵,要從心裏對別人的長處給予肯定,語言構思要適度,既要實際有不太誇大,給對方留下早就有對自己有所了解的心理。“誠”是傾心於對方,讓對方真正的從心裏想到自己很實在。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有非常顯著成績的時候並不多見。因此,交往中應從具體的事件入手,善於發現別人哪怕是最微小的長處,並不失時機地予以讚美。讚美用語愈詳實具體,說明你對對方愈了解,對他的長處和成績愈看重。讓對方感到你的真摯、親切和可信,你們之間的人際距離就會越來越近。如果你隻是含糊其辭地讚美對方,說一些“你工作得非常出色”或者“你是一位卓越的領導”等空泛飄浮的話語,不能引起對方的猜度,甚至產生不必要的誤解和信任危機。

讚美能鼓勵自己,鞭策別人,激發潛能,使自己產生壓力和緊迫感,獲得良好的人際關係,從而走向成功。讚美是一門需要修煉的藝術。但隻要你窺破了它的“秘訣”,你不但能讚美別人,而且能如意地得到別人的讚美。俗話說:“患難見真情。”最需要讚美的不是那些早已功成名就的人,而是那些因被埋沒而產生自卑感或身處逆境的人。他們平時很難聽一聲讚美的話語,一旦被人當眾真誠地讚美,便有可能振作精神,大展宏圖。因此,最有實效的讚美不是“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人都需要讚美,但並非所有的讚美都能使對方高興,讚美對方也要善讚。當我們恰如其分地讚美對方時,不僅能使他感到十分高興,也是我們自己真誠大方的表現,讚美能使雙方都感到愉悅。真誠的讚美與阿諛奉承是兩回事。

小貼士:欣賞他人,就是要認真挖掘、指明、學習他人的優點和智慧。每個的天賦、能力有大有小,特點各異,隻要肯努力,大多數都能成為某方麵的專家。你如果真心地欣賞分階段的某項特點、內在潛力,那麼他會感激你的。

真誠地讚美可以增進感情

朱莉與羅恩是生活在加拿大的一對夫婦,結婚六年了,但是夫妻關係很緊張,幾度出現危機,朱莉離家出走過兩次,她也因此而感到很苦惱,於是她參加了一種自我改進的課程。一天回家後,她請丈夫列出6種能讓她變得更好的事情。先生羅恩事後回憶說:“這個要求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坦白地說,要我舉出6件事情實在太簡單了,但是我沒有這麼做,我告訴她:‘讓我想想看,明天早上再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