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保住他人的麵子(2 / 2)

目前,零售企業中還是存在一些“勢利眼”,一些員工遇到穿著整潔、打扮入時的顧客就以禮相對、熱情相迎,遇到穿著“土氣”、“不修邊幅”的顧客,或是上了年紀的顧客,在回答他們的提問時很不耐煩,甚至惡語中傷。這樣使他們喪失了許多顧客,殊不知,這樣的做法隻會給自己帶來意想不到的惡果。

小貼士:不管一個人地位和聲望的高低,財富的多寡,愛麵子的心理是一樣的。“麵子”是人際關係最基本的調節器,人與人之間是否給麵子或者麵子給得不足,往往是人際關係和諧與否的重要的條件。

給人麵子是一種互助

在年邁的富人家做鍾點工的露絲,每天除了打掃衛生,還要花半個小時的時間為主人讀報,一次她做家務時把花瓶與筆筒的位置弄反了,主人大發雷霆,罵她是笨蛋,她忍了近十分鍾的惡罵。之所以忍著,是因為露絲同情他,他除了罵人的舌頭外就別無所利器了。等到他要露絲讀一段故事給他聽:所羅門島一些土蓍,如果樹木長得過大,連斧頭都砍不了時,他們就對著樹木集體叫喊,直到樹木倒下為止,因為叫喊聲扼殺了樹的精靈,同樣,刀棍、石頭會打斷我們的骨頭,尖酸、刻薄、粗魯的言語,會刺傷我們的心……年邁富有但性格孤僻的老人,聽完了這則故事,不說話了,沉默了良久。當露絲把咖啡送到他麵前,準備為他加糖的時候,他第一次慈祥地抬起頭來,說:“不,你已經為我加了糖了。”

如果你是個對“麵子”無所謂的人,那麼你很難成為受歡迎的人;如果你是不顧自己麵子、也不顧別人麵子的人,那麼總有一天你會因麵子吃暗虧。人人都愛麵子,你給他麵子就是給他一份厚禮,有朝一日你求他辦事,他也會欣然答應,這便是人際交往中的“雙贏”。

縱使別人犯錯,而我們是對的,如果沒有為別人留麵子,就會毀了一個人,因此,說服他人服從的原則是:保全他人的麵子。給人麵子並不難,也無關乎道德,大家都是在人性叢林裏過生活,給人麵子基本上就是一種互助。

讓他人保住麵子,卡耐基在《為人領導的五條原則》中第二條就明確說到要保住人的麵子。生活中,麵子問題不是可有可無的事。麵子,可以衡量一個人的價值,而一個人的價值就要體現在其能否立人立誌立事,所以,麵子的學問與立人立誌立事業是相得益彰的,麵子的學問中蘊涵著立人立誌立事業的方法與技巧。麵子通常是一個人的“標識”和“通行證”,有著重要的意義。隻有處處給別人麵子,你才能使自己更有麵子,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對別人提出批評是應該的,可是必須注意方式和方法,要使別人尊重你的權力,不是靠高嗓門就能夠辦到的。所以,無論辦什麼事情都要給對方留足麵子,否則將會失去很多珍貴的東西。

沃恩每年都會受邀參加某單位的雜誌評審工作,這個工作雖然報酬不多,但卻是一項榮譽,很多人想參加卻找不到門路,也有人隻參加一兩次,就再也沒有機會了!沃恩年年有此“殊榮”,讓大家都羨慕不已。他在年屆退休時,有人問他其中的奧秘,他微笑著向人們揭開謎底。他說,他的專業眼光並不是關鍵,他的職位也不是重點,他之所以能年年被邀請,是因為他很會給別人“麵子”。他說,他在公開的評審會議上一定會把握一個原則:多稱讚、鼓勵,而少批評。但會議結束之後,他會找來雜誌的編輯人員,私底下告訴他們編輯上的缺點。

因此,雖然雜誌有先後名次,但每個人都保住了麵子。也正是因為他顧慮到別人的麵子,因此承辦該項業務的人員和各雜誌的編輯人員,大家都很尊敬他、喜歡他,當然也就每年找他當評審了!

中國有一句話叫“飯是一定要吃的,麵子也不能不要”,“人要臉,樹要皮”。麵子是一種社會性的東西,個人的尊嚴將從適當的行為及社會讚許中獲得,失去麵子是由於不能遵守行為的法則,以至於在別人看來處於不利地位。

小貼士:給人麵子並不難,讚揚和批評有一定的分寸和場合,既堅持原則性,也要講究靈活性,既堅持真理,也不能得理不饒人,也要給人以麵子,隻有這樣,自己才有能夠有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