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來月如風,轉眼六年過去了,趙若雪如今已經年滿六歲。

如今正是三月,春回大地,暖陽傾灑,廣袤的稻田裏,水已灌足,澄澈如鏡,倒映著藍天白雲。

趙若雪從西山坡背著一捆幹柴回到家裏,剛走進院裏,周氏氣哼哼走過來,“一上午就背了一捆柴,豬草也沒剁,你又去哪兒瘋了啊?”

三穗站在周氏後邊偷笑,衝趙若雪做著鬼臉。

趙若雪小臉通紅,汗水順著額頭流了下來,一言不發地徑直走向柴房。

六妹正好拿著空籃子從柴房出來,“奶奶,我剛挖回豬草,七妹還沒來得及弄呢,七妹,我幫你剁吧。”

“哼,一天天幹點活磨磨蹭蹭的,真以為自己是大小姐呢,你看你六個姐姐,哪個不比你勤快,你來這個家是幹活的,不是享福的。”

三穗幫腔道,“奶奶,她最懶了,每天跟個二傻子似的看著遠方,也不知道在想啥呢。”

周氏更生氣了,“今天幹不完活,你也別吃飯了。”

趙若雪來到柴房裏,將幹柴放下,心道,空間啊空間,為什麼你一點變化都沒有呢,你都快害死我了!

從出生到兩歲前,她都是喝著空間的奶粉,日子過得倒還說得過去,但空間沒有任何變化,其它部分依舊霧蒙蒙的。

但年齡增長以後,喝奶粉喝得她都想吐了,你給我來點嬰兒輔食也好啊!

看來空間的升級與年齡無關,那升級的方式是什麼呢?

這幾年她也反複試驗過多回,比如用小剪子把手指戳破鮮血飛進空間裏,精神力在空間裏橫衝直撞,月圓之月一個人站在院子裏等等。

試了好多方法都沒有效果,趙若雪都有些絕望了,空間啊空間,你不能給我希望,又讓我失望啊,你這不是糊弄我嗎?把本姑娘帶到這裏到底是何用意啊?

中午家裏人都在堂屋裏吃飯,隻有趙若雪留在廚房裏。

劉三娘給兒子夾了一口菜,“兒子多吃點,這樣才能長得高!”

趙不易看身量還是要比正常的六歲男童矮一些,他看著爺爺趙老秸,鼓起勇氣說道,“爺爺,我想去學堂念書。”

眾人聽了,停下手中的筷子,有些意外地看向他。

趙不易站了起來,“爺爺,我肯定能學好,等我當了大官就把你和奶奶接過去享福,每日吃香的喝辣的,讓好多下人侍候你們!”

周氏眼睛笑得眯成一條縫,“哎呀我的乖孫兒啊,你說說你才六歲咋這麼懂事聰明呢,老頭子,要不就讓不易去念書吧,七嶺村不是有個老童生嗎,可以讓不易去那裏。”

趙老秸沒有說話,拿起煙口袋,掏出煙鍋,捏出一把煙葉壓在煙袋裏。

趙老三看爹不言語,小心道,“爹,你也知道不易打小身子骨弱,長大了種田肯定是不行了,更別說像栓柱習武了,但咱家不易自小就聰明啊,你看二嫂教他幾個字,他立時就記住了。”

趙若雪在廚房裏聽到哥哥要去學堂倒不覺得奇怪,這個哥哥給她的感覺就是超出年齡的成熟,每日都與娘在一起,不像三穗那樣每天瘋玩。

兩人雖是雙胞胎,可自幼相處的時光幾乎沒有,更沒有前世影視劇裏那種所謂的雙胞胎默契。而且她能敏銳察覺,趙不易麵對自己時,神情總是疏離淡漠。

對此,趙若雪心底毫無波瀾。她本就覺得自己與這地方格格不入,自呱呱墜地起,真正給予過她溫暖的,也不過是自己的幾個姐姐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