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這個年紀,就已經可以如此全情投入,絲毫沒有匠氣的感覺。”
“基本功弱了些。”
“那是相較原唱,你在這個年紀沒她穩,有她在的話,校區聯賽可以直接鎖定一首歌的演唱權了。”
“都是他李俊愛得瑟,這下好了,海藝、海戲、海音……全都上頭了,海城年輕人非得爭個高下不可!”
幾人相互對視,都是忍不住笑了笑,他們也知道賭注的事。
平時他們都各有各的忙,要不是李俊求他們來把把關,挑兩個好苗子特訓,也沒時間坐在這。
“還差一個,海城戲劇學院那邊出了個妖孽,現場我聽過,一口好嗓子,天賦驚人。
李校入局聽說就是海戲校長,想給自己弟子鋪路,把他打造成下一個薑晨……”
話未完,幾人相互看清了眼中的不屑。
薑晨?那是不可複製的奇跡!
就算拿錢砸出來個薑晨第二,世間不會有第二個願意成全他的楊詩琴!
不過,壓力也是真的壓力大,如今的海藝,還沒有碾壓其他院校的能力。
可要是真讓別人把這塊肉,從自己家叼走了,那才叫氣人呢!
幾人談話間,一首《魚》已經唱完了歡樂氛圍的上半段,進入了一段宛如尋覓追思的間奏。
這段間奏很長,幾乎占據了全歌的三分之一。
如果不是歌手用前半段,將聽眾引入歌中世界,這一段鋼琴獨奏隻能說好聽,卻未免有水時間的嫌疑。
可一旦投身其中,便會感覺到一種淡淡的哀思,不由同樣生出失去的落寞無措。
細細聽去,這段獨奏,又像是演唱者在試圖通過樂器,模仿人聲的低吟淺唱。
原唱的曲中人,演唱人,聽眾,三相印證!
謝雨婷蠢蠢欲動,想來一段和聲,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傻站著調整情緒,最終還是選擇了放棄。
實際上這首《魚》剛剛發布時,所有人都覺得,留白未免太長了。
按照尋常歌曲的比例,此處該有人聲。
但這也恰恰是當初歌曲火爆的一點,這首歌,像是薑晨專門留了一段給楊詩琴。
此後,有很多人嚐試人聲複刻,又或者為曲調和聲,但都完敗給了原曲。
之後幾年,有人說這首歌很完美,有人說這首歌不完整,爭論不休,間接導致不斷有新人關注,積累到一定程度就翻紅!
“薑晨還是薑晨啊,少一人的雙人曲目,被他這樣一改,也是神了!”
“別吵吵!”
“……可惜了楊詩琴。”
這一次沒人反駁,同時幾人也是後知後覺。
好像自從當初那位天才少女離世,他們這些老同學多次聚會,都沒有想起過她。
不是相互有默契的不去提起傷心事,而是完完全全,像是忘了這個人的存在!
人走茶涼,莫過如是了。
隻是他們沒有想到,無情人竟是自己。
“哈哈,說起來,咱們學校的音響,有所升級嗎?居然是環繞音,連身後都有。”
其中一個老師打著哈哈,四處張望,卻是瞪大了眼睛。
恰在此時,間奏停,此前積累的所有情緒,都在下一刻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