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近正午,村子裏愈見濃密的炊煙提醒打漁的人們,該回家吃飯了。收起最後一把網,滿囤看著網裏活蹦亂跳的桂魚,臉上的笑容愈加濃厚。
“這下俺婆娘想了幾個月的玉簪子有指望了,不就是在鎮上看到幾家大戶的丫鬟有首飾麼。趕明天就給你換一個回來。”
把魚從網上摘下來丟到木船上的魚簍裏。抬頭看看四周,三叔家滿倉還在不知時間的撒網打漁。
“滿倉兄弟,你兩個想一天把清水河打光嗎?該回家吃飯了!”滿囤喊著,一邊劃船向岸邊駛去。
“好咧!滿囤哥,吃罷了到俺家來一下。春兒她二哥昨天從鎮上給帶來了幾包蜜餞,你拿一包給你家大寶嚐嚐。”滿倉笑著招呼,說到鎮上的丈人家時,話裏話外露出掩不住的得意。
“好咧!難怪俺家那小兔崽子天天說就他滿倉叔疼他。”招呼完,滿囤扭過頭,撇撇嘴,低聲說道:“滿倉這小子,不知幾輩子修來的福分,居然娶了城裏劉家大戶的閨女。等大寶長大了,也讓他上山,運氣好了采到上百年的玉佛手,也拿著到城裏招搖,然後換個媳婦回來。”
滿囤想著,跳到岸上,把纜繩綁在木樁子上,提起魚簍,向村子走去。“聽說劉家老爺子怪病又犯了,人家來送禮,是指望著滿倉再去采一個玉佛手吧。哼,還以為人家真個在意你這窮親戚。”滿囤感覺自己想到了點子上,對滿倉的嫉妒稍減。哼著漁歌小調,滿囤加快了回家的步伐。
不經意間一扭頭,滿囤看到一個奇怪的人從萬裏大山的方向沿著河邊的小路慢慢走來。由於距離較遠,看的不是很清楚,隻能看到光光的頭上反射著陽光,身邊跟著一個蹦蹦跳跳的東西,像個小孩子,但走路的姿勢著實奇怪。
“除了土番城裏興善寺院裏的佛爺,誰還敢剃光頭啊。哎呀,莫不是真個是個佛爺過來了。可是從來沒有聽說過佛爺進山啊。”滿囤好奇的站住了腳步,呆呆的看著慢慢走過來的那個人。
法如似緩實快的向前走著,村子就在眼前了,他甚至看到村前大槐樹上掛的那口鍾的紋理。當然還有呆呆的站在村口看著他的滿囤。法如把毛頭抱在懷裏,腳下禦風,飄飄然出塵一般的加快了步伐。他的神念已經“看到”滿囤魚簍裏的東西,他知道那個東西烹調好了就是客如歸酒樓裏的一道名菜——清水萬裏桂魚肥。口水已經在舌尖打轉了。
“真個是佛爺來了!”滿囤一拍大腿,丟下手裏的魚簍快步迎了上去。能迎接到佛爺,別說在靠山屯,就是靠山鎮他滿囤也是頭一份了。雖然這個佛爺年紀小小,衣衫襤褸,還不倫不類的抱了隻猴子。不過那紫色的袈裟僧衣,光亮如玉的頭,證明這的的確確是個佛爺,哪家敢這樣打扮,佯裝僧侶在大天朝那可是滅族的罪過啊。
滿囤的熱情出乎法如的預料。看著跑到自己身邊滿臉堆笑,手足無措的滿囤,法如竟不知如何開口了。
“這位施主。小僧遠行至此,不知可否討饒一頓齋飯。”法如稽首說道。心中卻想:“齋飯是什麼東西,不知道有魚沒有?”他隻聽興善寺裏的和尚說過這個詞,想來是和尚吃的飯。這樣說出來應該不會有錯。
“哎呦,佛爺,求都求不來,哪能說是討饒。快來快來。”滿囤想用手攙扶法如,但想想自己剛剛拿過魚蝦,滿手的腥氣,又怕汙了僧衣,於是轉為虛引一下,在後邊恭恭敬敬的虛攙著法如向村子走去。
走到村口,滿囤拎起魚簍,還沒等進村子就高聲喊道:“大寶他娘,快把飯撤了。去二狗家拿兩塊兒豆腐,把園子裏的時鮮蔬菜該摘得都摘了,俺滿囤請了位佛爺回來。”
滿囤話剛喊完,嘩啦一聲,村子裏二十幾戶人家的門通通開了,拿著勺子的,端著碗的,正準備吃飯的,吃完了坐在炕頭歇著的,從小孩兒到老人,所有人都湧到街上。直愣愣的看著挺直了腰,一臉神氣的滿囤和滿囤身側略帶尷尬的法如。第一次看到這麼多人出來,囂張的毛頭跐溜一下爬到了大槐樹上。
看著恭敬到有些敬畏的村民,法如頭一次感覺到,原來做和尚,是這麼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