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迫降減速陣列(3 / 3)

就這樣,在距離地表2100公裏時幾個與能量供給相關的外艙被順序拋離,大地綠洲號開始沿著主軸做3分鍾一周的自轉,進入大氣層以後,頂層的數十層甲板在旋轉至與地麵呈57度角時拋離,這樣可以保證下落摩擦產生的高熱來不及傳到下一層甲板。自轉27周之後,頂部的27層烈焰包裹的甲板被逐層拋離,左右船舷的幾個直列式武器艙也在設定引爆時間後拋離艦體,這些武器艙最終在預計撞擊點的地麵上排布成一個縱列,以下稱為爆炸減速陣列。

在距離地麵36000米的高度時,尾部唯一一個協能發動機被用物理方法單向引爆,讓巨大的艦體進行第一次減速並獲得最初的旋轉動力,所有艦載機器人掛在外壁上動力全開,開始推動艦體加速自旋。

隨著旋轉速度的增加,艦體還未受傷的底部開始正麵朝向武器艙縱列的第一個艙位,該艙位瞬間引爆後形成氣流剛好直衝在旋轉過來的艦體底部,最下邊的一層甲板立即被巨大的衝擊力拍得灰飛煙滅,但艦身得以成功減速。

接下來艦體繼續自旋,下一個武器艙爆炸產生的衝擊力再次剛好作用在最底層殘破的甲板上,艦身繼續減速。這樣的有效循環進行了12次,底層甲板被爆掉了20多層,減速進行的比較順利。艦內的人員受到紅光保護,雖然經曆了翻江倒海般的顛簸,但還沒有出現人員傷亡。

就在第十三個武器艙引爆的同時,幾個掛在艦載機器人再也承受不了高溫產生了爆炸,導致艦身的飛行軌跡出現了些許的偏差,等到下一個武器艙爆炸產生的氣浪推在艦體底部時產生了一個偏轉力,這樣就使得艦體飛行軌跡脫離直線進入了甩尾狀態。如果繼續下去,再下一次爆炸可能產生的直接作用力將進一步偏離,最終會讓艦體脫離減速陣列的爆炸推力範圍,最終艦毀人亡!

出現這種狀況連我也感覺以外,最初計劃讓整個艦體掉落在星體表麵大家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生存一段時間也就罷了,沒想到設計好的減速過程居然出現了偏差,雖然我知道最後的結果是這些人都會安然無恙的落在地表,但還是決定就事論事的進行最有效的決斷。

當機立斷的時刻到了,沒有來得及征求大夥意見,隻來得及在通訊中喊上一聲“我們必須再分離一部分主艦體才能讓一部分人活下去,被分離出去的人如果降落以後還活著就不要離開原地,大家回去找你們的,如果你們犧牲了,我們會記得你們是為了救更多的人而遠去的。”

喊聲一落,星艦主體被分離成大小對比約7:1的兩塊,主體繼續沿著爆炸減速陣列鋪就的軌跡進行減速,另一部分則被拋飛出去飛向遠處的荒漠。

最終的降落比我們想象狀況要好很多,大家都低估了紅色保護光束的作用,它完美的保護了它的所有主人,艦身損害與估計的情況差不多,頂部和底部的幾十層甲板以及連帶設施完全消失,還剩下不到三公裏長的艦身燒的麵目全非,直挺挺的呈40度角插在地上,濃煙從不同層的甲板不停向外湧出,火災蔓延了18個小時才逐漸自行熄滅。

經過清點之後保存比較完整的僅剩下中間5層甲板中的部分艙室,其中還有好多打不開門硬鋸開才能通過的過道。物資儲備艙與另一個小塊艦體在一起被拋在了遠處的沙漠上,衝天濃煙為我們指引了明確的方向,他們下落的位置與我們之間剛好隔著那片原始森林。我瞬間移動到了他們那裏發現狀況也不錯,艦體雖然受到衝擊幾乎全部摔散,但好在有人的位置恰好不在接觸麵上,主體在翻滾二十幾圈之後椅在一個凹坑的斜沿之上,零散的艙室沿著滾落痕跡洋洋灑灑飄落了十幾平方公裏的範圍,看到這些我十分放心的回到了自己這邊,盤算起下一步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