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同宙盟友(3 / 3)

在與思而人的外交方麵,此次將作一個有益的嚐試:即在場景內先以超絕的科技震懾對方,利用思而人對科技等級執著追求的心理,逐步給其提供部分科技,讓對方心甘情願的附庸在人類身旁成為強有力的盟友。

根據這種指導思想,一些科技人員利用剩餘的Cnpc位置進入場景,來再現部分現代人類科技。這些選定科技的複原花去了場景內12個小時時間。埋伏在思而人主力星艦群中的人員在這短時間內大肆散播人類將把一種高科技高殺傷力武器投入到最後戰鬥中的消息。

十二小時後,一個構築在地麵基礎之上的雙聯巨型要塞炮將炮口指向了思而人主力星艦群所在區域附近的一顆小行星。從地麵到這個小行星的距離約為0.4光年,全能量1號裝藥的要塞炮在這個距離上一次性徹底摧毀一顆行星都不是問題,唯一的問題是摧毀小行星隻是一瞬間的事情,如何把這個過程拉長並給思而人以足夠的震懾才是關鍵。

要塞炮終於發射了,此次雙聯巨炮前後相繼2秒發射。第一炮命中目標是在2.3秒後。這種跨越空間傳送強大摧毀性能量的炮火先是在行星表麵形成極亮的輝光,持續約1秒後逐漸暗淡下來,此時第二炮才到,伴隨著再一次大盛的光亮,整個行星分崩離析。整個過程持續約40秒鍾。

從潛伏在思而人陣營的人員反饋的情況來看,這種將摧毀過程極度放慢的做法確實對本就士氣低落到極點的思而人主艦隊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陰影。他們十分懼怕人類將這種武器指向星艦密集的區域,那造成的損失將不可估量。雖然思而人擁有星級的毀滅武器‘那卡團’,但是僅憑常規武器就摧毀星球仍然讓他們感到十分後怕,如果當初的那一炮指向主艦隊,或許現在大多數人已經成為塵埃了。

就在要塞炮射擊之後3小時內,所有潛伏人員揭竿而起,從思而人集結地域內部開始了一次大規模反擊,配合著以思而人形象出現的隊員,初期共計控製了140艘主力戰艦,隨著思維控製等魔法的進一步釋放,僅僅前15分鍾就造成大約2000艘戰艦的損毀。此後,這140艘星艦在近距離上鎖定了數千艘其餘戰艦,配合這些戰艦上的遙感係統不斷出現被人類要塞炮瞄準的提示,加上要塞炮強大火力的震懾力,這些無心戀戰的星艦在其首腦人物決定投降以後徹底成了一團散沙。被人類星艦劃分成數個區域逐一進行了受降儀式。

此後,人類沒有俘虜這隻艦隊,而是與整個思而人種族締結了一種科技換盟友的和平條約。最終這個場景以人類徹底獲勝獲得滿分而告終。場景並不是草草收場,而是在完結的時刻給出一條明確的評論以及一條提示:“人類在場景中做到了以包容的心態來善待入侵者,在蒙受巨大損失後依然可以理智的對待其他種族,這將是一個文明在未來能夠得以保存的底線。”提示是:無論如何請善待同宙種族(同在一個自然宇宙空間內的種族),任何時刻他都將是你最後的盟友,武裝他們就是強大自身。

無論是否在場景內將思而人設為侵略人類的種族還是在真實環境中作為與人類關係不冷不熱的鄰居,這個瘋狂追求科技的種族在完全依附與人類科技力量的同時,都將成為人類最鐵杆的支持者和戰友,在麵對未知未來的時候成為人類文明的忠實支持者和堅強後盾。而這種依附關係被打破的唯一因素就是思而人有其他渠道能夠獲得更先進的科技係統。無疑,良好的經營並控製思而人的科技樹發展將給人類帶來無盡的利益。

這個場景的測試在此後的幾十年中真正改變了人類的生活,人類高層依照場景中的某些做法適當的放開了對思而種族的科技開放程度。大批先進技術逐漸進入了思而人的星域,潛移默化的改變著他們的生活。而這些在給雙方帶來巨大經濟利益的同時,也為人類擁有一個真正盟友創立了開端。

可能這就是帝國測試的真正意義,逐漸在過程中讓一個文明變得成熟起來。

下邊開始接下來的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