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磨合(2 / 3)

殺戮這東西對人類有說不清的魅力,連我踏上這條路也不得不承認“一旦上癮了收手很難”,它就是一層障壁,一旦殺掉第一個就好像再沒有了牽絆,可以肆無忌憚的放手去做,殺兩個根殺一個區別不大,隻是殺第一個人的時候最是興奮。

幾十個衝在前邊的家夥很快就被我們變成了一堆焦黑的屍體,空氣中充斥著各種味道:似乎略帶馨香的火yao味道、血腥味、頭發燒焦的味道甚至有烤肉的香味混雜在一起,配著戰場的各種喊聲、殺聲、炮火聲、武器充能的嗡鳴聲、濃煙火光和塵土紛揚,那一刻我們是那樣的融入戰爭,那一刻讓人熱血沸騰!

這一時刻,我不再懷疑三十階聖者所說的話,人類完全有可能是為了戰爭而開發的一個種族!安逸了幾萬年沒有任何戰爭的人類,此時將心中的怒火和對戰爭的渴望完全釋放出來,那樣的釋懷、那樣的淋漓盡致。可以說,戰爭與殺戮是融合在人血液中的一種東西,人類是一個不幹平淡的種族,為戰而生,隻有經曆過戰爭才能體現出這點。

身邊一些最初縮手縮腳不忍殺戮的戰友,此時已經完完全全釋放開來,似乎比誰殺得都痛快,人們開始享受這場戰爭,敵人已經開始不夠殺了!大家搶著在頻道上公布自己殺掉敵人的數目,這個戰場甚至成了殺人競賽。

到了後期,人們全都忙於找尋藏在隱蔽處的敵人,沒幹掉一個,頻道中都會響起自豪的喊聲和興奮的回應聲,幾個先前被安排任務的戰士都放下手裏的工作熱衷於尋找敵人的行動,直到撤離前才抽時間去放置幾枚手掌大小的光斑雷。

用來撤離的星艦懸停在我們上空,中隊的隊員們依依不舍的上了舷梯。到了船艙內人們還在哄鬧的交流著戰場上的經曆,自顧自的講著各自的故事。幾分鍾後到了基地,大家還都沒有過剛才那股興奮勁。好多人追著我要我再給中隊接次任務,都說沒有殺過癮。還有人提議要到其他那290個目標做支援任務等等,我也就一笑了之。

其實再返回的途中,我就從單兵係統中的領導模塊接收到了其他各個中隊的彙報,大家幾乎都在問類似“下一次任務合適開始”這類問題,反映最多的也就是沒有打過癮這一類心聲。

吉蘭丹這個位於馬來半島北部,麵積約有1萬4千多平方公裏的州,在我們10個總隊的這次行動中完全被控製,消滅日軍和偽軍共計6萬3千人,臭名昭著的日軍136軍團全軍覆沒無一幸存。托盤軍隊共出動15000人,死亡0人,傷1人。傷者是隊友誤傷所致,治療後戰鬥力恢複。

此役之後,我所屬的部隊由於“戰鬥yu望強烈、執行命令堅決徹底”而得到托盤指揮部的一枚集體“藍星”勳章。

此後,經過數百場大大小小戰鬥,到了1942年7月10日,托盤指揮部全麵了控製全球幾個大洲,場景內混亂的局麵初步得到控製。這個過程中我從指揮10個總隊的指揮官晉升為指揮100個總隊的局域指揮官,手下一共15萬部隊,也象征性的得到了數枚勳章,其實我也知道能得到這些勳章主要是因為指揮部看中“觀察員”這一身份,換做任何人在這個位置上得到這些勳章也不是難事,應該會更多,這些我都欣然笑納了。不過幾個月下來,雖然大部分特混軍團都陸續輪換著參加過作戰,但真正遇到過正麵抵抗的部隊還真不多,隻占到15億軍隊的百分之5,大部分隊伍都是直接接管投降的部隊,我的手下屬於“參加過真正戰鬥的部隊”,戰術素養、臨時應變、配合意識明顯優於其他未參戰的部隊,整個團隊的自豪感就更不用說了。

轉眼到了1942年7月13日,人類進入場景已經6個整月了。這6個月托盤指揮部主要用來從根本上控製場景內的地球,剩下的時間就是進行一些整編,訓練和磨合。為了便於管理,地球上仍然保留國家這種劃分形式,隻是有一些特別的國家被從版圖上清理了出去,比如:日本,在獲取這個國家主權的控製全期間幾次發生政變,總有部隊試圖剝奪托盤對該地域的控製權,沒有半刻安生,指揮部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徹底將幾塊島嶼弄到了海平麵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