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雲鬼雲(1 / 3)

上古人類學家馬庫斯·圖留斯·西塞羅曾經說過:要進行戰爭隻有一個借口,即通過戰爭我們可以生活在不受破壞的和平環境中。而一次正義的戰爭能在高尚的國度裏喚起神聖的愛的力量,這已為無數感人的事例所印證。那麼對場景內那些虛擬的人物進行一次以“正義”為名的征討也並不為過,這種以和平為目的的戰爭是為了拯救場景內處於戰火紛飛年代中的普通百姓。當然,如何在虛擬的“1942年10月”以前統一全人類意誌,共同麵對思而人的進攻是迫在眉睫的。

總指揮部從大局考慮,決定徹底改變先前的戰略方向。將所有行動從地下轉入地上,大範圍營造思而人將要進攻的消息,以目前所有星艦偽裝成思而人戰艦,組織一次“狂暴”的複合式打擊。這場進攻有三個目的:第一,名正言順的對可能得分的區域進行有計劃打擊,達到刷分目的;第二,喚起全人類的憂患意識,希望人們暫時放棄內部矛盾一致對外;第三,營造全麵戰爭氣氛,號召場景內虛擬人物“為保衛我們的家園而戰!全球動員、人人皆兵!”,為15億左右的後續人員進入場景打下良好基礎。

據此,指揮部製定計劃:由思維傳播、控製意識2類人員首先行動,負責在場景內將思而人星艦的樣子根深蒂固的植入人們意識中;現已建成的62艘星艦中的22艘經過幻覺類特殊技能隊員的偽裝後,全部以思而人星艦的形象出現。集中時間對所有預先選定地域的“部隊”進行無差別攻擊。再以思而人個體形象做偽裝,固守在某些醒目位置的“據點”和星艦內,由後繼40艘“人類”星艦予以清剿。這樣,“未來軍團”就堂而皇之的映入人類視線,40艘後繼星艦以“拯救人類,來自未來!”為借口,主動暴露除“魔法基地”外其他幾個基地位置,查看場景內虛擬人物的反響。

最終的作戰時間定在場景內1942年4月16日,由偽裝成“思而人幻像”的22艘戰艦集中處置地球上兵力較為集中的地域:主要是集中在歐洲戰場的德國、英國、意大利、蘇聯等國部隊和集中在亞洲戰場的日本、中國等國家的軍隊。

這些部位幾乎駐紮了當時地球上百分之九十的戰場力量,而鏖戰最艱難的時期將會出現在1942-1945年間。很難想見當時的戰鬥會激烈到何種程度,工廠中一半在成產一半在發生戰鬥,槍戰貫穿在每一個車間的爭奪中,甚至會出現坦克剛剛下生產線馬上就開火的狀況!

在能夠有效利用這些有生力量的情況下稍加訓練,憑借他們勇敢的戰鬥精神,這些部隊在麵對思而人入侵的時刻將做到無所畏懼。

布置的22艘偽裝星艦將依次在滿洲國的奉天、中華民國上海、蘇聯的莫斯科、德國的柏林上空進入大氣層。出現時間都在這些城市當地時間早8時,22艘星艦在各城市上空浮動4小時後開始對地麵小股部隊展開劃界方式進攻。

這是一種高級生物侵略低技術文明較為有效的方法,即將地麵條塊分割,隔離占領,初期用光束柵欄強行劃定不可跨越區域,接下來展開降地進攻,直接接管當地政府或組織。

當然,在這22艘偽裝星艦接管前夕的地降過程中其餘40艘人類星艦會適時出現,完成好戲的收場工作。

但是,當時人類對這些事件的反應卻與托盤決策層的判斷大相徑庭,這給所有人都潑了一場冷水。

計劃如約在場景內1942年4月16日清晨展開,下邊分別說一下各個國家的表現吧:

首先是奉天編隊進入大氣層,4艘巨大星艦組成的艦隊呈星型劃破長空,用最大的喧囂帶著長長的拖尾飛臨了奉天的上空。按說這恢弘的場麵應該十分引人矚目吧?可是人們隻是抬頭望了一會兒,就各忙各的去了!

四艘星艦懸浮了大概半個小時,發現下邊的人們基本上“毫無反應”,起初那些聚在一起議論著的人們也都不在抬頭管這些大家夥,地麵上的行人、汽車自顧自的大行其道。不時響起的防空警報也沒有觸動人們大條的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