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結語(1 / 1)

中醫藥理論是我國古代人民同疾病做鬥爭的經驗和理論知識的總結,是通過長期醫療實踐逐步形成並發展成的醫藥學理論體係。通過書中介紹的中醫藥基本知識,讀者可以了解中醫,學習不生病、少生病的方法。書中涉及的中藥隻是我們日常生活常用的一小部分,從稀有的鹿茸、野山參到廚房裏常見的生薑、山藥,到果蔬中的大棗、百合、枸杞子,每一樣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如果能夠合理應用補益藥和常見中草藥,還有一些食療方法,將起到意想不到的養生保健效果。中醫藥發展的曆史長河源遠流長,其間星光璀璨,也不乏神奇與趣味結合的小故事,這些小故事與中藥的療效密切相關。我們精心采擷了朵朵異樣別致的小浪花,希望讓讀者了解中醫藥發展根脈的同時,也能有一些茶餘飯後的談資、閑暇閱讀的享受和合理食療的備選。

中醫藥學在防病治病、追求健康的實踐中,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保健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通過“中醫藥防治流行病大事記”我們可以感受到中醫藥為人類健康所做出的巨大貢獻,以前是,今後也將是。時至今日,中醫藥的優勢在現代醫學中也逐步得到體現,中醫藥“辨證論證”與西醫“個體化”治療的理念是一致的;現代預防醫學中也滲透著中醫“治未病”的思想;中藥多成分、多靶點、多層次的特點也正是防治現代疾病複雜性、綜合性之所需;中醫“整體觀念”和中藥調理的優勢在防治亞健康中具有獨特的價值;在心腦血管病的防治和康複、在腫瘤的輔助和康複治療中,中醫藥呈現了很好的臨床效果。

中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是我們祖先留下的寶貴財富,中醫藥對周邊國家的醫療事業也有著深遠的影響,《傷寒論》《金匱要略》中的方藥在日本已有上千年應用的曆史,並作為臨床應用免批之品;《本草綱目》先後被譯成日、朝、法、德、英、俄等文字流傳到亞歐國家,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稱《本草綱目》為“1596年的百科全書”。中醫藥學不僅是醫藥學,也是文化,為世界醫藥的交流和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中醫藥知識的普及為中醫藥的弘揚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宣傳和普及中醫藥,也是增強民眾健康意識、主動防範疾病的過程。期望本書的出版發行,能對全民健康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