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對營養健康越來越重視,對胃腸營養健康問題的認識卻非常有限。俗話說,胃病三分治七分養。這類疾病所需的一些常見藥都是果蔬調料,如蓮子、藕粉、山藥等,現列舉一些食療方:
①雞萊散:
雞內金3克、萊菔子6克,炒黃研末,分3次溫開水調服。胃痛腹脹,厭食拒按,惡心欲嘔,吐後痛減者適用。
②鯽魚椒薑湯:
鯽魚500克,洗淨切片,水煮沸,加入豆豉、胡椒、幹薑、陳皮,空腹食之。不能下食,虛弱無力,胃部飽滿,遇寒則發,喜溫喜按,形寒肢冷者尤宜。
③薑棗飲:
生薑5片、紅棗10枚,煎水代茶。椒薑粥:胡椒麵1克加入大米或小米50克中煮粥服。適於胃涼暴痛,遇冷痛甚,口淡乏味,泛吐清水者。
④藕粉:
15克或荸薺粉15克衝服。胃熱隱痛,口幹舌燥,大便幹燥,手足心熱者適用。
⑤萊菔粥:
萊菔子炒,研末與米同煮為粥。腹脹不欲食,口中酸腐味者適用。
⑥陳佛飲:
陳皮10克、佛手10克,水煎取150ml拌勻分3次溫服。適於胃部脹痛,痛竄脅背,噯氣痛輕,氣怒痛重者。
闌尾炎吃什麼好?
闌尾炎食療方(資料僅供參考,詳細需谘詢醫生)
1.桃仁薏苡仁粥:桃仁10克(去皮尖),薏苡仁30克,粳米50克,加水同煮粥至極爛服用。
2.芹菜瓜仁湯:芹菜30克,冬瓜仁20克,藕節20克,野菊花30克。水煎,每日分2次服。濕熱型[臨床表現]發熱、腹痛加劇、拒按,口幹欲飲、唇紅,大便秘結、小便黃短,舌質紅絳,苔黃膩,脈滑數。
3.冬瓜仁苦參湯:冬瓜仁15克,苦參30克,甘草10克,水煎,調蜂蜜適量飲服。
4.敗醬草湯:敗醬草30克,忍冬藤20克,桃仁10克,薏苡仁
日本偏方治便秘
“取適量的紅蘿卜、白蘿卜、白蘿卜纓子、牛蒡(bàng)和香菇,切碎,用水煮一煮當茶喝。”一些從日本留學歸國的人,把這個日本防治便秘偏方帶回來後,很快成為便秘者互相傳閱的“秘訣”,據說效果還不錯。
這些在我們生活中再常見不過的蔬菜,混合在一起就能治便秘?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張國喜教授說,這個偏方對吃精米、精麵比較多,食物中膳食纖維比較少而引起的輕症便秘有一定緩解作用。因為這個偏方中的五種原料的共同特點就是它們所含的膳食纖維量都比較高,所以也可以說這是一個天然性的促進胃腸蠕動,促進排便的食療方。
蘿卜的功效眾人皆知,其含有豐富的粗纖維,能促使胃腸蠕動,保持大便通暢,還能防大腸癌和結腸癌,白蘿卜纓子也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
對於香菇來說,它既是一種高蛋白、高鐵、低脂肪、低熱量的典型保健食療佳品,亦是一味治病療疾的良藥。其中每100克香菇中含有食物纖維8.3克,比雞肉高2~5倍。所以,香菇在促進胃腸蠕動,幫助消化方麵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