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海位於耶路撒冷以東23公裏和特拉維夫以東84公裏處的約旦河穀南端,是世界上最低的內陸湖。死海的水具有全世界最高的含鹽量和密度,比通常的海水鹹十倍。因此,死海一帶的空氣中含有世界上含量最高的起鎮定作用的溴。這樣的空氣不僅是治療呼吸係統疾病和進行日光浴的絕好場所,也為古代人隱藏物品提供了最好的地點。

死海西岸是典型的沙漠地區,以色列人就是在這裏和上帝“簽約”的。近半個世紀以來,死海之所以一直備受世人關注,並非因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床”,而是因為在死海的庫姆蘭發現了“死海古卷”。

那麼,“死海古卷”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貝都因在阿拉伯語中意為“住帳篷的遊牧民”,阿狄布就是個十五歲的貝都因族小牧童。像大多數貝都因族人一樣,他們家也是牧民,養著好多的羊群。1947年3月,為了尋找一隻迷失的羊,他來到死海西北角的一個叫庫姆蘭的地方。他一邊走,一邊四處張望著,當他抬頭時看到高處的懸崖絕壁上有一狹窄的洞口,這個調皮的小牧童就隨手撿了幾塊石子扔了進去。突然他聽到洞裏好像有東西被擊碎的聲音,於是他便把小夥伴阿美?穆罕默德找來,兩人一同鑽進洞裏。進洞之後,他們才發現裏麵的沙土下有一些高身圓陶罐和一些破陶罐碎片。這兩個孩子急忙打開陶罐,但很快大失所望,因為裏麵並沒有他們所期待的黃金和珠寶,而是一卷卷用麻布裹著的黑色發黴味的東西。其中有十一幅卷軸用薄羊皮條編成,外麵蓋著一層腐朽的牛皮。

這些卷軸長3英尺到24英尺不等。他們把卷軸打開,發現上麵密密麻麻寫滿了字。兩個孩子不知道這到底是些什麼東西,於是,便拿了幾捆羊皮卷到耶路撒冷去賣,得到一點錢。

原來,這兩個孩子所發現的就是後來被稱之為無價之寶的“死海古卷”。

雖然當初巴勒斯坦文物部的一位官員認為那些東西“不值一文”,但幾經周折,第二年這些東西到了耶路撒冷古城聖馬可修道院敘利亞東正教大主教阿塔那修?塞繆爾的手中。他仔細研究了羊皮卷上的文字後大吃一驚。他認出來這是幾篇最古老的希伯萊文《聖經》的抄本,便立即找到那兩個貝都因族男孩,讓他們把山洞裏的羊皮卷都弄出來,然後全部買走。與此同時,耶路撒冷希伯萊大學的考古學家E?蘇格尼克教授知道這一消息後,也設法從一個貝都因人手裏購買到了三卷羊皮古經書。

很快,貝都因牧童阿狄布發現“死海古卷”的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在世界各地傳開。許多國家的考古學家、曆史學家和宗教界人士聞訊紛紛前往庫姆蘭山穀進行發掘。其中最大的一次發掘是從1948年下半年起由法國天主教多明戈會和約旦文物部共同組織的。經過1952年、1953年、1954年的幾次發掘,他們在庫姆蘭山穀又找到了大約四十個洞穴,其中十一個洞穴中有經卷,共發現古經卷六百多種,其中數十卷較為完整,另外還有數以萬計的殘篇碎片。